• 24阅读
  • 0回复

金波儿童诗的艺术特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3-03
第5版()
专栏:

金波儿童诗的艺术特色
樊发稼
诗人金波为孩子们用心血浇灌儿童诗这枝花,已有二十几年的历史。通过不懈的追求、探索和刻苦的艺术实践,金波的儿童诗创作已经具有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
最近,我阅读了金波先后出版的儿童诗集《回声》、《林中的鸟声》、《会飞的花朵》、《果园儿歌》、《小妞妞》,随着诗页的掀动,我不知不觉地步入到诗人创造的富有儿童情趣的美的境界之中:那亮晶晶的春雨、林中各种鸟儿的啼啭,那令人心旷神怡的湖光山色,那在花丛中快乐地歌唱的红领巾……这一切色彩、馨香、音响、形象,犹如一泓澄澈的清泉,从我的心上潺潺流过。
美,我以为是金波儿童诗最鲜明的艺术特色。金波的儿童诗,清丽而蕴藉,具有构思的新颖美,形象的鲜丽美。儿童诗的美应当是为儿童所容易理解、容易接受的,而且更多地是诉诸于可观、可感、可触的形象的。因此,儿童诗的美,特别要求用美的艺术形象来体现。金波说:“儿童诗的美是具体的。它依附于艺术形象之中。正如‘红’依附于朝霞、苹果、花朵;‘绿’依附于春草、翠柳;‘蓝’依附于大海、晴空。儿童诗不应有抽象的美。”他的《林荫道》一诗,把林荫道两旁的树拟人化为“手拉着手”、“肩并着肩”的“热情的小伙伴”、“好客的小姑娘”,“撑着一把把绿伞”,“举着一只只花篮”;“它们洒下芳香的花露,落满行人的衣衫;它们铺开凉爽的绿荫,让行人凉干额上的热汗。”“它们引来小黄莺、小画眉,在林荫道里从早晨唱到夜晚,多么好的林荫道啊,就象一根绿色的琴弦。……”另一首《第一行诗》:“如果你要寻找春讯,你就仰望我们的蓝天,天象洗过一样透明,那里飞过一行大雁。大雁飞过江南的田野,那里织满了花的地毯;大雁飞过北国的群山,翠绿的层林象一幅幅锦缎。”“大雁扇动着金色的翅膀,把春讯传遍山野和果园,雁阵——春天的第一行诗,写在祖国明丽的蓝天!”象这样晶莹透明的诗句,这样色彩绚丽的形象,在金波的儿童诗里随时可以见到。是的,金波很会以少年儿童的心灵感受周围的事物,捕捉各种动人的形象,用以艺术地表现大自然的美、生活的美以及儿童的灵魂美。
金波在《林中的鸟声》一书的《后记》中说:“一首短小的诗词要想使孩子们喜欢读、喜欢唱,就要注意符合儿童的思想感情,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引起他们的兴趣。这就是不可缺少的儿童情趣。”浓郁的儿童情趣,正是金波儿童诗的另一个特色。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儿童诗”,立意是无可非议的,文句也明白顺畅,但读来总觉生硬呆板,枯燥乏味。究其原因,往往是由于作品缺乏应有的儿童情趣。金波的儿童诗就不是这样,读着诗人的那些精心之作,我们感到从字里行间沁发出一种令人愉悦的、机智而又轻松的儿童情趣,犹如春风拂面,花香扑鼻。《春的消息》一诗抒写了孩子们对于“春天已经来到”的喜悦、欢乐的情状:
看到第一只蝴蝶飞,它牵引着我的双脚;
我高兴地捕捉住它,又爱怜地把它放掉。
看到第一朵雏菊开放,我会禁不住欣喜地雀跃,
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
走累了,我就躺在田野上,头顶有明丽的太阳照耀。
是谁搔痒了我的面颊?啊,身边又钻出了嫩绿的小草……
捉住了春天的“第一只蝴蝶”,“又爱怜地把它放掉”这样一个动作所显露的情趣,反映出孩子的善良;对“第一朵雏菊”的发问所显露的情趣,反映出孩子的天真可爱;“嫩绿的小草”“搔痒了我的面颊”所显露的情趣,则反映出孩子感觉的敏锐和联想的新奇。读到这样的诗篇,小读者会引起心灵的共鸣,发出会心的微笑。在《红的树叶,黄的树叶》里,诗人通过孩子的眼睛,把片片秋叶比作“红色的花瓣”、“黄色的蝴蝶”,这既是诗人的、又是孩子的新巧奇特的想象的结晶。诗篇接着把秋叶喻为秋天向孩子们发出的“一张张彩色的请帖”,请他们到果园去,到田野去……诗篇里那种美丽的想象和比喻,不也浸透着浓郁的、睿智的儿童情趣吗?
金波诗里的儿童情趣,是少年儿童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的艺术的折光,它是明亮的,健康的,高尚的,极富美感和诗意的,因而是能感染人,能使小读者心灵的琴弦颤动的。
善于用明丽的、跃动的画面,来显示诗的意境,这是金波儿童诗的又一特色。金波十分强调儿童诗、特别是儿童抒情诗应当努力创造意境。他说:“儿童诗缺乏优美的意境,犹如夜空里没有星光,土地上没有花朵,树林中没有鸟声。”金波在儿童诗创作实践中,往往用绚丽的色彩,细致的笔触,以别具匠心的构图,为孩子们勾勒出各种动人的大自然景色和生活画面,并以这种图景揭示出一种隽永的意境,使小读者为诗中动人的情景所感染和陶醉。《花的梦》一诗(《巨人》1981年第1期),描写一个孩子“从植物园归来”,做了一个“彩色缤纷的梦”:“好象一年四季的花朵,忽然在这一夜开放,又象天上的彩虹,纷扬着落在我们的土地上……”形象瑰丽,图景壮观。当孩子从这奇幻的梦中醒来,“又编织起另一个梦境:我要象领着小弟弟、小妹妹那样,领着这些花朵开始春天的旅行”,“去给山岗披一件花的衣衫,去给小河镶两行彩色的花边,再给养蜂场周围的田野,铺上无边的鲜花的地毯。”诗中图景的描画,由实到虚,由虚到实,虚实相映,引人入胜,最后落笔于抒发孩子的一种天真美好的愿望和理想。整首诗形象绮丽,感情真切,意境深远,读来颇有兴味。诗人另一首题为《浪花》的诗,写浪花“象一队队手拉手的娃娃”,“透明的水雾,是它们纱的衣服”,浪花“调皮地摸一下我们的光脚,就又跑回了大海的怀抱”,沙滩上“贝壳正眨着亮眼睛在笑”……通过这一幅幅富有动感的图画,少先队员们在海滨夏令营生活的欢乐雀跃的情景,获得了艺术的再现,使小读者领略到诗的深邃意境,如观其景,如闻其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