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在深入生活中提高电影音乐质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3-03
第5版()
专栏:文艺杂谈

在深入生活中提高电影音乐质量
黄准
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这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条基本原则。对此,我感触很深。深入生活,不仅对于编、导、演等艺术创作部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我们电影音乐创作中同样有着优良的传统。回顾我从事电影工作以来,生活所给予我的东西真是太多了。记得在四十年代里,我为了创作《留下他打老蒋》的电影音乐,曾在东北农村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为了创作《苗家儿女》的电影音乐,我曾一个人走了七八十里路,爬上大苗山,和苗族人民共同生活了近两三个月的时间,熟悉了他们的风俗人情和音乐。为给电影《红色娘子军》作曲,我曾三次到海南岛,深入到五指山区的原始森林,并和当年的娘子军连长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正是这些生动的生活和那些别具风格的音乐素材,使我产生了饱满的创作激情。
粉碎“四人帮”之后,我为《北斗》作曲,虽然我有八年的延安生活,在抗战时期就和延安人民有着密切的联系,并曾记录过许多陕北民歌。但我还是再次和摄制组一起到延安等地深入生活。旧地重游,引起了我许多历史的回忆和联想,激起了强烈的创作热情,陕北人民的苦难与欢乐,陕北地区粗犷而纯朴的音乐,始终在我脑子里回荡,写作时几乎象流水一样地倾泻出来。如果没有这段生活的基础,要写出那样的曲子,恐怕也是不可能的。
重视生活,不仅在整个文艺界,在我们电影音乐创作队伍中的例子是很多的,特别是一些老一辈的作曲家,如雷振邦同志为写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音乐,曾到祖国的边疆——新疆地区,爬冰山去采访塔吉克族人民,王云阶同志为写电影《六号门》,曾自己背着背包去到大连和搬运工人们共同生活……等等,等等。
然而近几年来这种精神差了,对这个优良传统的重视程度正在逐渐减弱。我们下去的机会已越来越少。以我自己的情况来说,前年我创作《爱情啊,你姓什么?》的电影音乐,仅随旅游车出去一天,想用一天的时间去了解今天青年的思想、情趣当然是不可能的。去年我接受了创作《楚天风云》的作曲任务,也仅仅随摄制组到武汉等外景地去了几天。几天的时间要想找到能够比较准确地(更谈不上深刻地)表现一个革命领袖的音乐形象,那当然是难以做到的。三十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只有当我对电影的主题思想、人物性格以及时代背景、生活环境等等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之后,也就是当自己的感情和剧中人物产生了共鸣,或者说是当你把自己的感情和他们完全溶合在一起了之后,才能写出和影片相吻合的音乐。也只有在剧中人物的感情深深地打动了自己,你的创作才能打动别人。如果今天我们对生活逐渐地不加重视,就意味着我们正在逐渐脱离人民。艺术创作一旦离开了人民群众,就好似鱼儿离开了水,艺术的生命将日趋衰竭。
然而令人感到不安的是,当前居然还出现了一些歪理来否定生活的重要性。
一谓“八十年代特殊”。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今天的作家和观众都生活在八十年代,因而在创作时,不论什么题材,不论是写过去或是写现在,都可以用当代最流行的音乐手法来表现,而不需要根据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人物特点去进行创作。如果有人这样做了,反倒被讥为保守、落后、不合时代的潮流。而所谓的“当代音乐”,实际上就是当前国外风靡的流行音乐。这种音乐之所以如此风行,是有它一定的原因的:除了它比较通俗外,主要是具有现代国外青年们所要寻找的那种“刺激性”。然而把这种音乐不加批判地传播到反映我国四化建设的题材中已经就不合适了,更不应该把这种资产阶级的音乐引进我们反映历史题材的作品中去。
二谓“间接生活”。
在时间和其他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依靠过去的生活积累,或参考一些间接的生活和音乐资料来进行加工创作,那当然是完全可以的。但生活是那么丰富多采,时代在不断前进,面对这生活的汪洋大海,恐怕不可能有人说我的生活已经够了!即使是过去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的环境和人物的精神状态也必然有着许多变化。因此,我感到以这种观点来否定深入生活的重要性,对创作是极为不利的。
三谓“南腔北调”。这种观点否定电影音乐应该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我们祖国有着丰富多采的民间音乐,这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语言和生活习惯,也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民间音乐。它们反映了我国各地区、各民族特定的风貌,也是我们音乐创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如果我们看到的电影画面形象具有非常鲜明的地方色彩和少数民族的特点,而听到的音乐却是南一句北一句,甚至是东一句西一句的大杂烩,那就必然与画面形象相游离,使听觉与视觉产生一种极不协调的感觉,当然更难起到帮助烘托剧情的效果。只有在艺术作品中充分地体现我们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气魄,人民才会承认它,喜爱它,也才能受到国际上的重视。
目前,在我国电影拥有最广大的观众,拍摄一部好电影,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能鼓舞人民,振奋人心,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相反也可能使人精神颓废,甚至破坏社会的安定团结,造成不良的社会效果。我们每个电影工作者都应该加强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在进行创作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要给予人民什么样的精神食粮。作为一个精神食粮的生产者,我感到担子很重,也感到很惭愧,近几年来没有为人民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今后一定要振作精神,学习女排的拚搏精神,尽可能多地深入生活,认真提高自己的思想、艺术水平,“更上一层楼”,争取创作出能够深入几亿人民心灵的好的电影音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