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9阅读
  • 0回复

安东造纸厂新纪录运动的火车头——聂忠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9-21
第5版()
专栏:

  安东造纸厂新纪录运动的火车头——聂忠义
宋乐山
去年十月前,安东造纸厂没有一个月完成了生产任务。当时的情况主要的是原料不足,工种、工序之间互相不衔接,经常发生停工待料的现象,以致影响了生产。自从木釜室(造纸厂主要车间之一,蒸煮原料)工人聂忠义创造新纪录后,推动了上下工序,十一月份就超过生产任务,十二月份竟完成全年生产任务的五分之一强;两个月来共降低成本一百四十四亿元(东北币,下同),其中只以聂忠义所创的两次新纪录来说,就给国家节省十五亿七千九百四十多万元。一九五○年造纸厂增加了生产任务,如以一九四九年生产为一百,一九五○年提高为二百二十四点七强,超过上半年的生产计划十八点五。这些成绩和聂忠义的创纪录是分不开的。
聂忠义今年三十四岁,去年十一月创新纪录后,光荣的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创新纪录运动开始的时候,安东造纸厂为了广泛的展开这一运动,首先奖励了过去有功的职工,木釜室工友崔顺利也得了奖,老聂心想:“为什么咱就得不到奖呢?只要自己努力,共产党是不会埋没人材的。”从此以后,老聂就用上了劲,他每时每刻都在考虑一个问题——如何缩短蒸煮时间?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三日——这是老聂最高兴的日子,也是造纸厂全体职工最高兴的日子,就在这一天,老聂创造了由十八小时零三十分蒸煮一锅料子(硬料子)的定额,缩短为十二小时零四分的新纪录。
老聂的新纪录出现了,首先就保证了全厂原料的供给。打破了某些干部与部分工人的保守思想,鼓舞了职工创纪录的信心,给安东造纸厂开展新纪录运动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从此,抄纸工友不再说“没有料子不能创新纪录”了。料子已是“供过于求”。这样就推动了抄纸机也都创了新纪录。木釜缩短了蒸煮时间,出锅的次数增加,焙烧炉的药液生产,发生了“供不应求”的现象,这样就推动了焙烧炉工友提出合理化建议,改进了设备与操作方法,大大的提高了药液生产量。在老聂这一成就的影响下,掀起了全厂创纪录竞赛高潮。
但是老聂并不因此而自满,他发挥了工人阶级无比的智慧,在十二月庆祝斯大林大元帅七十寿辰的时候,在党和工会的号召下,又改进了蒸煮软料子的工作方法,蒸煮时间由过去十九小时三十分,缩短为十一小时四十五分,二次创造新纪录。因而打破了造纸厂几十年来的技术定额,使技师和二十年的老技术工人也大大的吃惊,一致赞扬。
老聂创造新纪录后,不只是受到本厂的奖励与全体职工的爱戴,提高了工薪待遇,由工人提拔为工长;而且受到政府与上级工会及全市职工的尊敬,他参加过省人民代表会议,得到省府的奖励和奖状;又被选为市总工会的委员;今年三月又得到了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赠给他的奖旗和奖金。
“老聂和从前不一样了!”这是工友们的一致的称赞。
的确,老聂和从前不一样了。过去他只知道看锅,别的什么也不管,有事搁在心里。现在他经常很抱歉的说:“创造这个纪录算个啥,人民这样对待咱,一定要好好学习,替人民多做点事情。”事实是这样,他自从当了工长,更加虚心学习,团结工友,除了积极工作,积极学习外,他还抽空子积极的帮助别人学习,特别在教徒弟方面,自创新纪录到现在,他已培养出两名能掌握蒸煮料子的技术工人,有七名现正在继续培养中。老聂说:“在短期间内,一定把他们也培养成和自己的技术一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