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波兰摆脱经济困境的努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3-09
第6版()
专栏:

波兰摆脱经济困境的努力
方萱
一年半以前,因经济困难引起政治动荡的波兰,至今经济状况仍然未见明显好转。
据波兰统计局今年1月28日发表的公报说,去年经济状况“更加严重恶化”了,国民收入下降13%,工业生产下降19%,畜牧业生产下降12.5%,市场供应量下降10%,外债高达300亿美元。
波统计局公报指出,经济危机的根源是“前些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波兰1976年、1980年社会动荡的直接导火线都是提高肉价,即同农畜产品短缺有直接关系。因为从七十年代以来,波兰推行“高速度、高工资、高福利”的“三高”政策,靠借外债大力发展重工业,忽视了农业的发展。因此,工农业比例失调的现象日益严重。而农业内部种植业和畜牧业之间也不协调,畜牧业生产越来越依靠进口饲料。1966—1970年间进口粮仅占国产粮的11%,而到1977年这一比例竟上升到52%。到了七十年代仅进口粮食一项就耗费了90亿美元。
在工业方面造成生产大幅度下降的状况,也是同七十年代以来推行的“三高”政策分不开的。当时提出“第二次工业化”的“新经济战略”口号,基点是依赖向西方借债和进口设备、原材料,而不顾本国的支付能力和资源条件。在全国兴建的450个重点工程中,60%都是建设周期在三年以上的大厂。由于盲目性较大,使引进的专利有三分之一左右被“束之高阁”,已投产的产品也因质量不好,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能力。结果,使波兰工业自1975年以来连续急剧下降。
波兰的经济困境,带来了政局的动荡,而社会动荡又使生产大幅度下降,市场商品更加匮乏。
波兰当局自1980年秋以来不断分析过去经济政策等方面的重大失误,决心进行改革。1980年底成立了经济改革委员会,一直在探讨革新方针,并于1981年下半年拟定了“经济改革方针”草案。其中心思想是,实行“中央计划与运用市场机制相结合”的体制。最近波兰部长会议提出的经济改革方针中,特别强调改变生产结构,刺激那些用本国原材料加工的商品生产,使工业更广泛地利用国内资源,减少对进口的过分依赖,农业方面则要减少粮食进口,达到粮食自给自足。
最近两个月来,波兰当局着重抓了下列一些工作。
一、除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以优惠条件向农民赊购粮食外,决定对农村各种经济成分一视同仁,纠正过去对个体经济不予照顾的做法,并保障农机、设备、煤和油料等的供应。
二、从今年2月开始对肉、黄油、糖等再次大幅度提价的同时,增加对低工资职工和多子女家庭的补贴。
三、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200多个企业实行军管;制定了战役性行动计划,保障急需品的生产。
四、成立物价检查局,对生产者定价进行监督。同时对人民生活必需品,如儿童及学校基本用品、部分食品和轻工业品等,则根据企业的应得利润调节和控制价格。
波兰当局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来,据波官方报道,生产有一定恢复,市场得到一定整顿。但是,波兰经济困境能否在短期内得到改善,还有待于形势的发展和实践的证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