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天津红旗制帽厂改进经营管理 产品从“老三样”发展到三百余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3-10
第2版()
专栏:

天津红旗制帽厂改进经营管理
产品从“老三样”发展到三百余种
本报讯 记者傅冬报道:天津红旗制帽厂从本厂实际出发,参照国外中小企业的经验,改进工厂的经营管理。去年下半年,这个厂的帽子产量、质量和花色品种都创历史最高水平。
制帽厂是个小厂,产品长期“老三样”:八角帽、灰军帽和草绿便帽。由于式样陈旧,一度仓库里积压了上万顶。只得沿街叫卖,成本一块钱的帽子有的只卖一角钱。
厂长吴奎元和党支部书记史宝贵,都是初中文化水平的老工人。要求公司派个大学生或中专生来厂,可是,全鞋帽公司三年来没进过一个大专学生。
那时,市里正好有五位同志从国外学习回来。市经委和市企业管理协会决定给公司所属各厂厂长以上的干部办个培训班。吴奎元和史宝贵也参加了。后来,几位讲课同志下到红旗制帽厂,专门给班组长以上的管理干部讲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介绍国外一些小厂的管理特点和做法。红旗制帽厂的职工越学越感到,产品质量的高低,品种花色的优劣,是工厂的大事,关系到工厂的前途,增强了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大力发展新产品的信心。制帽厂的干部说:“今后工厂的潜力从哪里挖,管理从哪里抓,钱从哪里赚,资金往哪里花,物资往哪里用,都比过去明确了。”
全厂很快订出了下半年的经营管理目标:狠抓经营管理,搞好市场预测;狠抓产品质量,搞好产品开发。决定加强两支队伍:一是设计人员由2人增加到7人;二是供销人员由厂长带队到东北、西北调查市场需要。设计人员研制出多种适合南方人爱好的精、巧、小的产品,在江南开拓了新市场。
全厂职工以产量和质量都居工厂第一的车工十组为典型,围绕名牌产品“海空帽”制定了产品质量规定。在车工十组的带动下,全厂的产量、质量都创历史最高水平,品种增加到300多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