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国际锡理事会讨论控制锡的出口 锡生产国要求美国遵守协定稳定国际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3-10
第7版()
专栏:

国际锡理事会讨论控制锡的出口
锡生产国要求美国遵守协定稳定国际市场
本报讯 国际锡理事会3月8日在伦敦举行会议,主要讨论控制锡出口的措施。
控制锡出口的建议是马来西亚提出来的。马来西亚基础工业部长最近在吉隆坡发表讲话,强烈谴责美国在目前锡价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大量购买锡,囤积居奇。他还指责美国这样作是有意破坏国际锡协议。按照协议的规定,国际锡理事会为了保持锡市场价格的稳定,专门设立了“缓冲存储”,规定在锡的储存超过一定数额时,对主要锡生产国实行锡的出口限额制度。
目前世界7个主要锡生产国中,除澳大利亚外,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尼日利亚、扎伊尔和玻利维亚都是发展中国家。随着西方经济的衰退,国际市场上的锡供过于求。而最大锡消费国美国不顾锡生产国的利益,一直采取违反国际锡协定的行动。
去年4月,在伦敦举行的国际锡理事会议上,锡生产国鉴于生产成本提高15%的情况,提出锡的价格亦应上涨15%,当时美国等国拒绝提价,使会议不欢而散。后来在10月召开的会议上,虽然达成了提价6.85%的协议,但美国又不愿执行锡的外销管制。当锡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下跌时,美国大量购进,储存起来,等待时机大量抛售。1980年9月,美国的囤锡量达20万吨,超过世界一年总的消费量。去年年底开始,美国大量抛售囤锡,致使锡的国际市场价格暴跌。在马来西亚,锡的价格一个时期还低于成本。
美国的这种扰乱国际锡市场的做法,给世界锡生产国的经济带来严重损失。在世界锡的最大生产国马来西亚,有100多家锡矿倒闭。各生产国强烈要求美国等国遵守国际锡协定,稳定锡的国际市场。(附图片)
3月8日,国际锡理事会在伦敦举行会议,讨论控制锡的出口。本报电视照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