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矛盾冲突和新人塑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3-11
第5版()
专栏:

矛盾冲突和新人塑造
杨荫隆 韩志君
当前,有这样一种议论,说强调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会使文艺重新回到过去那种粉饰生活、掩盖矛盾的道路上去,会妨碍人物的多样化。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努力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同深刻地表现社会矛盾和人物多样化是并行不悖的。恩格斯说:“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因此,我们塑造体现时代精神和历史发展主导趋向的社会主义新人,就不能不去表现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冲突,不能不去表现各种矛盾冲突当中那“许多单个的意志”,也不能不去表现各种人物的“特殊的生活条件”,表现他们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即性格和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换句话说,也就是塑造出多种多样的人物。
在我们现实的生活当中,过去和将来的成分交织在一起。因此,我们应当正确地认识和揭示社会矛盾,将新人放到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冲突中去描写和表现,让他们生活在真实可感的各种矛盾、冲突和斗争中,从而强烈地显示新人的时代精神和现实感。这样既可防止脱离现实,“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又可避免只拘泥于现实微末的东西,而忽视“历史的必然要求”。应当说,努力揭示社会矛盾冲突,在矛盾冲突中描写新人,这是近年来我们在塑造社会主义新人方面所以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少好的作品,正是在这一点上表现出了它们的深度和力度。中篇小说《开拓者》通过一场关于四化前途的激烈争论,反映了改革与反改革的尖锐矛盾。车篷宽对面站着的不是战争年代的敌人、叛徒,而是那些顽固的习惯势力、思想僵化的同志和战友。他明知大船难拐弯,偏要把弯拐过来,最后几乎要被“挤”走。这种迎着时代要求而敢于开创新局面的新人特质,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闪耀着时代的亮色。当然,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新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并不一定只能在这种拚搏式的矛盾冲突中才能得到表现。小说《内当家》写了一个过去被地主刘金贵欺压的李秋兰,今天又以主人翁姿态接待这个以爱国华侨身份来访的客人。通过这件貌似平凡而又很不平凡的小事,深刻地揭示了李秋兰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思想矛盾,生动而巧妙地将历史和现实生活联在一起,从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在我们当前的实际社会生活当中,一些青年贪图享受,欣赏资产阶级那一套生活方式,但《天山深处的“大兵”》中的郑志桐,却以立志追求真理、献身边防的行动,显示了这一代青年中的另一种精神力量。在他和李倩的爱情纠葛中,在如何对待苦与乐的问题上,他坚韧不拔,把祖国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这些作品,善于运用新时期所特有的生活素材,在现实的社会矛盾中塑造新人,让他们在破坏旧的、追求新的道路上前进。从辩证法的观点看问题,生活本身处在不断破坏和不断建设之中。当我们割断生活中的旧联系而建立新联系的时候,当我们破坏走惯了的道路而铺设没有走惯的新路的时候,新旧势力始终呈现着不断冲突和变化的状态,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社会矛盾的特点。社会主义新人之所以成为新人,就在于他们置身于社会矛盾的漩涡之中,为探索和追求新目标,解决新课题而行动,因而在性格的主要之点上他们是强者,精神世界是崇高的,即使失败了,甚至被毁灭了,但他们身上蕴藏的正义力量和美好品质,也会告诉人们新的正在生长的前进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
我们强调在现实的矛盾冲突中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包含了塑造多种多样的新人这一层意思在内。因为现实的矛盾冲突具有无比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活动于其中的社会主义新人尽管目标是一致的,但生活道路和性格特点等等又是千差万别的。特别是他们在解决不同的社会矛盾冲突当中,必然表现出不同的风采。我们在描写这些社会主义新人的时候,既可以写他们的过去和现在,又可以写他们的将来;既可以写他们的工作和斗争,又可以写他们美好的生活和爱情;既可以把他们放到重大尖锐的社会矛盾中去,写他们对光明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黑暗的憎恶和冲击,又可以从日常平凡的事件中反映他们的不同思想、伦理道德观念的对立和变化,从中透射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精神火光。电影《喜盈门》以小桥流水般的格调,细致地展示了一个农家小院中的思想矛盾。薛水莲那种尊老爱幼的优美情操,在生活中是很平凡的,但是把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伟大的四化事业溶解在一起,就给人一种格外亲切的感觉。而《卖蟹》中的小姑娘所从事的则是纯粹的个体劳动,但她同样具有纯洁善良的心灵和分辨美丑的眼力,在她身上同样折射出了时代赋予她的动人的精神光彩。这就说明,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路子是很广阔的,它同粉饰生活、掩盖矛盾和影响人物多样化,没有必然联系。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强调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容易导致人物的公式化、概念化。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指导思想上左的影响,在描写新人、英雄问题上,确实有一些教训。但能否避免公式化、概念化,关键不在于写什么,而在于怎么写,在于是否熟悉生活、深刻地认识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在于是否有较高的艺术表现力,并不断探索、大胆创新。这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注意描写新人独特的命运,即他们在社会生活激流和漩涡中特殊的经历和际遇,揭示出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性,让人们从中去思索社会生活的复杂内容,悟出某种真理,意识到自己应尽的历史责任。我们认为,表现人物不寻常的命运和揭示他们丰富的感情世界,这是近年来塑造新人形象方面的一个成功经验。
命运是人们在自己生活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斗争,由此产生的欢乐和苦闷、成功与失败,有它阶级的和时代的烙印。生活中的各类人物都有自己的命运,不能将命运看成是不可捉摸的、甚至是“宿命论”的东西。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人生的悲欢、离合、生死、沉浮的不同命运中,可以照见阶级的盛衰、时代风云的投影。所以,凡是能够正确地写出人物命运的形象,不仅会强烈地反映出时代精神,而且会活生生地显示出性格的血肉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在当前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新人也必然有新的命运。他们在与阴暗、丑恶、困难的斗争中,可能是胜利者,也可能是受到挫折、遭到毁灭的悲剧人物。这是因为,历史是螺旋式发展的,生活是波浪式前进的,即使是社会主义这样伟大的、进步的事业也不能一帆风顺,它有时甚至会“通过最窄狭、最难走、最曲折和最危险的山间小道”。(《列宁选集》第三卷第592页)为这个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的社会主义新人,不可能只是高歌猛进,而没有辛苦遭逢。从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来看,无论是乔光朴式的,李铜钟式的,还是陆文婷式的,刘毛妹式的,他们都经过坎坷与曲折,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惟其如此,才以自己独特的命运,深深刻印在读者的心中。这说明描写不寻常的命运和揭示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对于塑造好有血有肉的新人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描写新人命运时,应当防止两种偏向:一是不敢大胆地写命运,因而看不到人物行为的轨迹和性格发展的历史,造成人物形象的简单化、概念化,缺乏血肉;二是把人物命运写得凄凄惨惨,悲悲切切,编造离奇情节,让人物在逆境中不能自拔。写命运不是目的,命运只是人物性格的历史。写命运必须有助于刻画人物的性格,而且只有将人物独特的命运和时代发展的曲折、变化联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深刻地表现出历史内容,充分反映出时代精神。
由于我国经历过十年动乱的苦难,因而描写新人命运时,有时不可避免地会联系到这段历史在人们心灵上造成的伤痕,以此表现人物坎坷的命运。只要正确表现时代精神,这当然是允许的。但有的同志把伤痕看成是当代新人的特征,因而提出,要写出新人的伤痕,要描写有伤痕的新人。这种看法未免有失于偏颇。写新人,要不要写伤痕,这要从实际生活中的人物出发,也要从作品中规定的具体情境考虑,需要写就写,不需要写就不写,而且在写伤痕的时候也不应当仅仅沉湎于过去的苦痛,而应当写他们今天的斗争和对于明天的憧憬。刘毛妹心灵上受过“重伤”,可是,作者并没有为了写他的“新”而回避“重伤”,写他的内心深处的“重伤”反而揭示了他所以为革命献身的内在依据,将他的“重伤”和为国捐躯的精神非常合情合理地统一起来了,从而显示了他作为社会主义新人的素质。对于金东水、李铜钟、许灵均、陆文婷、冯晴岚、罗小山等人物形象,作者也都大胆地写了他们悲剧性的命运,写了他们内心深处所受到的戕害。但是他们在自己的悲剧命运中,并没有呼天抢地,或者抱足叹息,而是表现了顽强的革命意志和优美的情操。他们受到的挫折和失败,往往比顺境里更能磨砺出新思想、新品质的精神火花。
从总体上说,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是支持和保护新生的、先进的力量的,但是,在某个时期或某个局部,也会存在着悲剧环境和造成悲剧的因素。悲是美学上的重要范畴,有各种各样的悲。我们需要的是崇高的悲,在艺术上起扬举作用的悲,从而给人一种激发斗志、感人肺腑的精神力量。描写这样的悲剧命运,首先应该深入人物灵魂深处的剖析,注意展示新人在逆境中的崇高品质和美好心灵,显示出他们所坚持的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趋势,让人们从他们坎坷的命运中看出历史的曲折,对他们的不幸正确地作出政治的、道德的和美学的评价。同时,还应当准确地描写出造成新人悲剧的特殊的历史环境,注意将社会总的发展趋势和暂时遇到的曲折、反复区别开来;将个人的不幸甚至毁灭和整个革命事业必然成功区别开来,让人们看到暂时的反复阻挡不了历史的进程,个人的毁灭正是为了整个事业的胜利。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的文艺家有一个比较高的观察点,居高临下地去观察和认识生活,“学会正确对待人类命运中永不停息的变革,知道在人类的命运中除了不固定本身之外没有任何固定的东西,除了变化本身之外没有任何不变化的东西”(《马恩全集》第九卷第37页),从而在曲折的道路上看到光明的前途,表现出社会主义新人为实现这个光明的前途所进行的种种努力和抗争。
全国四次文代会后,虽然我们的作品中已经出现了一批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与时代的要求还是不相称的。我们在这方面应该“付出更大的努力”,塑造出众多的性格迥异的闪耀着时代光彩的新人,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百花园中的光辉形象,以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文艺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为改变党风和社会风气,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