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关于罗曼·罗兰评《阿Q正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3-11
第5版()
专栏:

关于罗曼·罗兰评《阿Q正传》
戈宝权
2月24日《人民日报》第五版上,发表了罗大冈同志翻译和诠释的罗曼·罗兰评《阿Q正传》的文字。这为我们研究罗曼·罗兰和鲁迅的关系提供了新的重要的史料,是一件非常可喜的事!
罗大冈同志在诠释中提到:“罗曼·罗兰和鲁迅有可能通过信”,“《欧罗巴》在哪一年哪一期上刊登《阿Q正传》,有待进一步考查”;还有罗曼·罗兰信中提到敬隐渔“会供给出版一部中国当代小说集或故事集的材料”等问题,我近年来都作过研究,现特写出来供鲁迅研究者和广大读者参考。
一、从罗曼·罗兰夫人最近的来信谈起
1977年我为《南开大学学报》第6期写了《谈〈阿Q正传〉的法文译本》;1978年又为《鲁迅研究集刊(一)》写了《谈鲁迅生前〈阿Q正传〉的外文译本》,其中对敬隐渔的法文译本和罗曼·罗兰对《阿Q正传》的评语等问题作了详细的介绍。想不到我写的文字,竟然引起了法国鲁迅研究者和鲁迅著作翻译者米歇尔·鲁阿夫人的注意。她写信给我,说罗曼·罗兰夫人和《欧罗巴》杂志主编皮埃尔·加马拉对我的研究都很感兴趣;罗曼·罗兰夫人还表示要协助我,查找在罗曼·罗兰日记和书信中提到的有关鲁迅和《阿Q正传》的文字。从那时起,围绕着罗曼·罗兰和鲁迅的关系的问题,我同罗曼·罗兰夫人保持着经常的联系。她在去年12月17日写给我的信中说:
亲爱的先生:
现随信附上罗曼·罗兰写给莱昂·巴查尔什特的一封信的副本;我猜想这个文件会使你感到非常高兴。我还一并附上为敬隐渔治过病的那位医生的一封信的副本。
我将重新阅读罗曼·罗兰1925年和1926年初的日记,如果找到一点点表明罗曼·罗兰对鲁迅显然感兴趣的迹象,不言而喻,我会把副本寄给你的。
但是罗曼·罗兰并不是逐日写日记;而且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有些重要的事他在日记里都没有提到!我个人一点也记不得他提过鲁迅的名字,然而这是我为罗曼·罗兰的日记作抄写工作的。不过,由于我当时不知道鲁迅是谁,也可能罗曼·罗兰在日记中提到了他,而我没有注意。
因此,除了罗曼·罗兰夫人这次寄来的评《阿Q正传》的信以外,如能在罗曼·罗兰当年写的日记中发现有关鲁迅的记载或是提到《阿Q正传》的文字,那就更为有意义了。二、罗曼·罗兰和鲁迅有可能通过信吗?
鲁迅本人在1933年12月19日写给姚克的信中提到罗曼·罗兰对《阿Q正传》的评语:“罗兰的评语,我想将永远找不到。据译者敬隐渔说,那是一封信,他便寄给创造社……请他们发表,而从此就永无下落。这事已经太久,无可查考,我以为索性不必搜寻了”。据鲁迅生前的老友许寿裳在1947年写的《亡友鲁迅印象记》中也说:“鲁迅的著作,国际间早已闻名了。……他又告诉我:罗曼·罗兰读到敬隐渔的法译《阿Q正传》,说道,‘这部讽刺的写实作品是世界的,法国大革命时也有过阿Q,我永远忘记不了阿Q那副苦恼的面孔。’因之罗氏写了一封给我的信托创造社转致,而我并没收到。”鲁迅的信中说的是有关评语的一封信寄给创造社,许寿裳又转说成罗曼·罗兰有一封信托创造社转给鲁迅,因此多年来就引起一场争论。郭沫若也曾就此事写了《一封信的问题》,对许寿裳的文章作了解释和辨正。
根据我近年来的研究,还没有发现罗曼·罗兰直接写过信给鲁迅的史料,但我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发现一封敬隐渔在1926年1月24日写给鲁迅的信,敬隐渔这样说:
鲁迅先生:
我不揣冒昧,把尊著《阿Q正传》译成法文寄与罗曼·罗兰先生了。他很称赞。他说:“……阿Q传是高超的艺术底作品,其证据是在读第二次比第一次更觉得好,这可怜的阿Q底惨象遂留在记忆里了。……”(原文寄与创造社了)。罗曼·罗兰先生说要拿去登他和他的朋友们办的杂志:《欧罗巴》。我译时未求同意,恕罪!幸而还未失格,反替我们同胞得了光采,这是应告诉而感谢你的。我想你也喜欢添了这样一位海外知音。
我在1976年还专为此事向当年和敬隐渔同在法国里昂留学的林如稷同志请教,据他复信说:
关于罗曼·罗兰对《阿Q正传》的评语问题,我记得敬隐渔曾把罗曼·罗兰的回信给我看过,罗曼·罗兰在信中除说决定把《阿Q正传》介绍给《欧罗巴》登载外,还有几句短短的评语:“这是一篇富于讽刺的现实主义的杰作。阿Q的形象将长久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也有类似阿Q的农民。……”据敬隐渔那时说,他已为此事写了一篇短文寄与上海创造社,内中主要是谈他译《阿Q正传》和罗曼·罗兰信中对他的译稿的评语。后来敬隐渔因此文未见登出,到巴黎后见着我时也发过牢骚。……
看来,鲁迅所指的评语的信,也就是敬隐渔的信中和林如稷的回忆中提到的事。从现在新发现的罗曼·罗兰评《阿Q正传》的信,我们可以看出,罗曼·罗兰在1926年1月12日的信中把敬隐渔译的《阿Q正传》介绍给《欧罗巴》杂志;敬隐渔在同月26日写信把这件事告诉鲁迅,可说是前后相关联的。可惜当年敬隐渔寄给创造社的信已无从查考,如有可能在罗曼·罗兰的书信中发现他写给敬隐渔的信的底稿,那将会是一个更重要的史料,但直到目前为止,在我和罗曼·罗兰夫人通信的过程中,还没有听说发现这样的史料。
三、《阿Q正传》发表在《欧罗巴》杂志的哪一年哪一期上?
鲁迅1926年12月3日在厦门写的《阿Q正传的成因》的一文中曾说:“至于《阿Q正传》的译本,……法文的登在8月份的《欧罗巴》上,还止三分之一,是有删节的”。为了查明这个问题,1976年我曾向法国国家图书馆查询,承他们寄来了《欧罗巴》的影印件,我们才知道《阿Q正传》的译文,并不象鲁迅所说的发表在1926年8月份的《欧罗巴》上,而是分两次发表在5月份(5月15日出版的第41期)和6月份(6月15日出版的第42期)的刊物上,译文每期各为一半。可能由于《阿Q正传》的第一章《序》比较难译,而且也不易为外国读者所了解,因此译者就把这一章删掉了。
四、敬隐渔编译过中国短篇小说集么?
敬隐渔继《阿Q正传》之后,还用法文编译了一本《中国当代短篇小说家作品选》。敬隐渔选译了鲁迅、茅盾、郁达夫、冰心、落华生等人的作品共九篇,鲁迅的作品除《阿Q正传》之外,还又新译了《孔乙己》和《故乡》。这本小说集于1929年由出版《欧罗巴》杂志的里埃德尔书局出版,看来这同巴查尔什特也是有关的。后来这本小说集又被米尔斯译成英文,改名为《阿Q的悲剧及其他当代中国短篇小说》,于1930年和1931年在英美两国先后出版,从此鲁迅的作品就流传于欧美各国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