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印度保护森林的斗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3-12
第7版()
专栏:

印度保护森林的斗争
元济
印度不少地区常在雨季时节洪水泛滥。去年印度北部和东部大部分地区的一连串水灾淹没了房屋,冲毁了庄稼,冲走了居民住房和牲畜。但是,有些地区则干旱严重。如拉贾斯坦邦已连续四年干旱。去年该邦井干河枯,赤地千里,连骆驼都难以生存下来,人畜纷纷到外邦逃生。邦内的塔尔沙漠也已延伸到同巴基斯坦接壤的边界。
印度的水旱灾害频繁,是四十年来乱砍滥伐森林的结果。
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脉是许多河流的发源地,河流上游的森林砍光后,山崩塌方就更加严重。1978年,印度北部山区就曾发生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特大洪水,两天的大雨淹没了6万个村舍,淹死了2,000多人,冲走了4万头牲畜。
印度虽有森林法,报刊上也不断呼吁保护森林,但毁林现象一直得不到制止。许多邦的林业部门鼓励大规模地以桉树和柚树等单一树木取代生长了几世纪的混合林木。桉树和柚树虽然商用价值较大,但在保持水土和湿度方面不如混合林。在印度南部山区一些地方,林业部门甚至砍光大片森林以种植橡胶、茶树等经济作物。
森林面积不断减少的另一个原因是,兴建各种工程项目,砍伐森林过多。从1951年至1973年的二十二年中,全国毁林面积共约340万公顷。在印度,维持适度生态平衡的森林覆盖率必须达到33%,但现在实际上只达到11%,而且还在逐年减少。
印度森林遭到破坏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所造成的后果已经引起人们严重关切和重视。近几年,群众纷纷展开护林斗争。1977年,印度的国家林业发展公司决定砍掉比哈尔邦南部辛格布姆区的婆罗双树改种柚木树,当地居民就为保护婆罗双树,同公司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因为婆罗双树用途很广,当地居民用树叶做杯盘,果仁做糖浆,种子榨食用油。所以他们坚决反对毁掉婆罗双树。北方邦的乌塔拉汗德区从1973年起掀起了一个称为“奇普卡”的护林运动。“奇普卡”的意思是“抱住不放”。当砍树人来砍婆罗双树时,当地妇女就抱住树不让砍。这个运动至今没有停息,而且取得了新的进展。人们发起了一个护林进军,沿途宣传保护森林的意义。
与此同时,中央政府也在采取措施,全国环境规划委员会的建立就是其中之一。去年南部喀拉拉邦曾计划修建一水电站,为此要淹没掉一大片雨林。由于对这一工程争执较多,最后中央政府不得不出面干预,不顾喀拉拉邦政府的反对,将该片雨林宣布为国家公园,而采用别的替代的电站计划。当然,要使各邦政府真正认识到保护森林的重要性,印度中央政府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