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中英文化交流中的一件盛事——记英国水彩画展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3-13
第6版()
专栏:

中英文化交流中的一件盛事
——记英国水彩画展览
在春风送暖的时节,英国水彩画展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正式展出了,这是中、英文化交流中的一件盛事。
这次展览是英国在国外举办的画展中规模较大的一次。展出作品158幅,而且很多是原作珍品。作品的作者100多人,包括了特纳和康斯特布尔这样世界闻名的艺术巨匠。作品跨越年代达200余年,汇集了从英国水彩画问世以来各个时期、各种风格的佳作,集中体现了英国这个“水彩画故乡”的艺术成就。这些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英国的社会生活及其变迁的历史风貌。
画展分为古典(1750年至1900年)和现代(1900年至今)两个部分。绚丽多彩的水彩画描绘了教堂、城堡、集市、村舍、山河和人民的生活,表现英国宁静的田园风光和社会习俗。展品中也有几幅关于中国题材的作品。《中国皇帝会见马卡特尼爵士》,描绘了我国清朝乾隆皇帝首次会见英国来华外交使节马卡特尼这一历史事件。画家把这次会见的盛大场面真实地用画笔刻画了下来,再现了中英交往的一段历史。
展出的水彩画介绍了各种风格的作品,既有写实主义、自然主义的,也有浪漫主义和抽象派。抽象派在英国是盛行的一个流派,抽象派艺术家力求把作品从“传统的描述性的、功能性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例如用扭曲的线条和几何图案来表现作品。对于这类作品,中国多数观众显然是难以理解的。
英伦三岛优美风光,为水彩画在英国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使英国成为水彩画的故乡。水彩画虽然在西方长期来并未受到重视,但是,它植根于生活之中,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因此还是得到了发展。这次展品的许多作者都出身于下层平民,最著名的风景画家特纳就是伦敦理发师的儿子。他们创造发展了英国水彩画艺术,并赢得了在艺坛上应有的地位,使皇家艺术学会1943年破天荒吸收一位水彩画家为其正式成员。
展览会的主办人英国文化委员会的安德拉·罗斯女士花了二年的时间来筹办这次展览。她对记者说,展品有的来自国家博物馆,有的来自地方团体,但是更多的是来自私人收藏家。收藏家们虽然担心展品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可能遭到损坏,但为了要在中国展出,他们热忱地借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珍品。
本报记者 吴迎春 李文云(附图片)
阿什顿草场的克利夫顿(水彩及水粉) 弗朗西斯·旦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