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日本经济的“三重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3-13
第7版()
专栏:

日本经济的“三重苦”
马成三
日本国内正就日本的经济和财政问题展开争论。争论的问题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苦于经济停滞、通货膨胀、国际收支赤字庞大的今天,日本经济要达到每年10%左右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了,但是每年5—6%的中速增长有没有可能?一派认为有可能,另一派认为不可能。后一派认为,目前日本经济虽然比其他西方国家好些,但也存在不少难题,这就是日本报刊所概括的所谓“三重苦”——国内需求不振、对外贸易摩擦加剧和财政危机。
所谓国内需求不振,主要指私人消费、私人企业设备投资和私人住宅投资不振,其中私人消费不振最为突出。据日本经济企划厅统计,去年一至三季度私人消费的实际增长率(以上季度比)只分别为0.2%、0.3%和0.1%。另据日本百货商店协会统计,去年日本全国百货商店的销售额仅比上年增长4.7%,这是该协会自1965年开始这项统计以来的最低增长率。消费者之所以把钱包攥得这样紧,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的实际收入增加甚少,而税金、保险金等非消费性支出则在明显地增加。在私人企业设备投资方面,虽然家用电器、汽车等行业的投资有所增加,但是中小企业的投资却大幅度减少。去年一至三季度的实际私人企业设备投资连续下降。至于私人住宅投资,近年来更是每况愈下。按开工计算的住宅建设数量,去年只有115万套,比上年减少9.2%,为196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国内需求不振的情况下,日本的企业纷纷从扩大海外市场上找出路。据日本大藏省统计,去年日本的出口额比上年增加了17.2%,达1,521亿美元。去年日本的经济增长,实际上是依靠扩大出口来实现的。出口剧增引起了对外贸易摩擦的加剧。去年日本的贸易顺差达89亿美元,对美顺差为134亿美元,对西欧共同体的顺差为103亿美元。由于美国和西欧都正面临着经济停滞、失业增加的严重困难,日本的出口攻势自然引起了美欧的强烈不满,以至于被指责为在搞“输出失业”、“靠牺牲别人维持本国的经济增长”。其中美国的态度最为强硬,一些国会议员甚至拟提出所谓“相互主义法案”,即要求日本开放市场,否则美国将采取限制进口等对抗措施。在这种形势下,日本的有关部门新年伊始便着手研究采取包括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等开放市场措施的问题,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日本所采取的措施能否平息美国的不满尚属疑问。
“三重苦”中的另一“苦”是财政危机。长期以来,日本政府一直把扩大财政支出作为刺激经济的重要手段,当财源不足时便发行国债。特别是自1975财政年度起,日本政府为摆脱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连年大幅度增加财政支出,致使国债发行额越来越大。到今年3月底,估计日本的国债发行余额将达到83万亿日元,相当于每个国民负债70万日元。为了摆脱这种财政危机,日本政府近两年来提出了“重建财政”的口号,计划到1984年度在不增税的情况下停止发行赤字国债。但是,由于经济增长率明显低于政府的预想,税收严重不足,日本政府在去年年底不得不补充发行了3,750亿日元的赤字国债。一般估计,如果税收不出现“奇迹性的增加”,本财政年度(到今年3月底结束)内仍会有1.5万亿日元左右的财政亏空。日本报刊评论说,目前政府所能选择的道路有两条:或者实行增税,或者推迟停止发行赤字国债的时间。但无论是选择哪条,都等于宣布政府“重建财政”的计划落空。
对于日本政府来说,如何克服上述“三重苦”,特别是扩大国内需求已成为重要的政策课题。经济企划厅提出的目标是:在新的财政年度里,要以国内需求为主实现5. 2%的经济增长。但是,绝大多数民间调查机关却认为上述目标是根本不可能或很难实现的。最近经济企划厅作了估算,认为如果新年度的经济增长率仅为3—4%(这是日本绝大多数调查机关的预测)的话,日本经济很可能要陷入“五重苦”——即失业大幅度增加、对外贸易摩擦加剧、税收不足、地区间的差别扩大以及“萧条产业”的困难长期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