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农商关系的学术讨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3-16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农商关系的学术讨论
最近在太原市召开的全国农商关系学术讨论会,着重谈了三个问题。
关于农商关系的实质
一种意见认为,农商关系就是商品交换关系。第二种意见认为,农商关系实质上是国家和农民的关系,或者说是工农关系。第三种意见认为,农商关系的实质是生产和流通的关系。第四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的农商关系,是城乡合作、互助互利的平等关系。当前我国的农商关系,在不同经济成分之间,存在不同的经济关系,大量的是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当前农商关系的新问题
当前农村商业的新特点主要有四个。
(一)由于实行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生产单位变小了,商品交换的单位比过去多了;由于开展多种经营,商品的数量、品种比过去多了;过去农民交售商品的时间地点由商业部门指定,现在出售农产品的时间地点由农民自由选择,因而购销业务更加分散,头绪更多。
(二)交换双方都注重经济效益。
(三)农村商品供求结构起了新的变化。由于农业生产单位变小,大型的农业机具销售量减少,中小农具和化肥等需求量增加。随着农民收入增加,农民生活资料需求结构开始由过去的“吃、穿、用”变为“用、穿、吃”,高档商品(自行车、缝纫机)已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四)随着农副产品商品率大大提高,农民要求有一个可靠而稳定的销售市场,需要商业部门大力收购;另一方面,农民出卖农副产品以后,又需要买比过去更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要求商业部门组织更多的工业品下乡。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某些社会紧缺的商品,国营商业收购不上来,某些盲目发展的找不到销路的大宗农产品,涌向国营商业部门,收购上来,卖不出去;
(二)商品比价不合理,农副产品之间的比价也不合理,同一种商品在国营商业部门是一个价格,农贸市场一天几个价格,管理上带来许多困难;
(三)农村需要的工业品,从生产到销售,面向农村还很不够,农村商业网点及服务工作还不适应当前的需要。
农村商业如何适应新的形势
一些同志认为,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稳步改革农村商业体制,实行以国营商业为主,国营、集体经营、个体经营多层次的商业结构。许多同志提出,要研究解决供销合作社的管理体制问题,更好地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村商品流通中的作用。二是端正农村国营商业的经营思想,改进商业人员的服务态度。农村国营商业要努力为生产服务,为消费服务。要对农村商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使他们懂得商业的性质、任务和本岗位的业务知识和责任,要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商业人员的积极性,开展必要的群众监督。 (何林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