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改善生产条件 夺取今年农业丰收 全国冬季农田水利建设搞得扎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3-18
第2版()
专栏:

改善生产条件 夺取今年农业丰收
全国冬季农田水利建设搞得扎实
本报讯 各地农村在冬季农田水利建设中,因地制宜地兴修了一批今年能够受益的小型和配套工程,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夺取今年农业丰收,创造了有利条件。据水利部门不完全统计,全国共兴修各类水利工程30多万处,工程质量和实际效益都比往年有所提高。
随着各地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农民群众对改善生产条件、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更高,他们迫切要求兴修农田水利,提高抗灾能力,保证农业稳产高产。在一些实行“双包”到户的地区,社员还自愿联合集资办水利。去冬很多地方兴修水利的实践表明,只要领导上重视,因势利导,合理规划,政策对头,因地制宜,讲求实效,不论农业生产上实行哪一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农田水利建设都是可以搞的,而且可以搞得更扎实。山东省去冬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比前年同期增加一倍多,水利投资效果也有提高。江苏省坚持全面规划,分期实施,并与农业生产责任制相适应,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农田水利施工责任制,妥善处理“统”与“包”的关系,调动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冬修水利工程工效高、质量好、进度快,还结合兴修水利植树749万株,绿化面积达5.4万亩。
在去冬兴修水利中,各地都比较注意从当地的具体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晋、冀、鲁、豫等省,针对去年少雨,旱情继续发展的情况,除加强现有工程的施工管理,积极发展冬灌外,还围绕抗旱需要,整修、新修了一批井渠、泵站等当年受益的小型工程,为春季抗旱保麦和春播提供了更多的水利设施。去年受到严重洪涝灾害的四川、陕西等省则把冬修的重点放在修复水毁工程上。四川省去冬上工劳力达102万人,修复水毁工程达一万多处。陕西省汉中地区已开工修复的水毁工程6,800处,全区18个万亩以上灌区,已有14处通水灌溉。安徽省涡阳县前两年由于工作上的一些问题,面上工程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去年冬修时,他们集中力量修复原来的水利工程,实行“一退四还”,即退掉原来多占的土地,还渠、还沟、还路、还林。现已基本恢复了原来沟渠路网的面貌,为今年抗旱防涝打好基础,同时还发动全县每人种树20棵。
入春以来,各地都在抓紧春耕大忙前一段有利时机,组织力量搞好各项工程的续建收尾工作,力争完成一处,管好一处,受益一处,使工程在今年生产中发挥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