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圆明园遗址整修工作正在进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3-18
第3版()
专栏:

圆明园遗址整修工作正在进行
记者日前从圆明园学会筹委会等八个团体举行的座谈会上获悉,圆明园遗址的保护与整修工作正在进行。
圆明园包括长春园和万春园,位于北京西郊历代园林荟萃之地。园林格局基本形成于清朝乾隆年间,是当时最宏伟最幽美的皇家园林,被称为京畿“三山五园”之首。外国评论家把它称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圆明园还是当时收藏珍宝、文物、图书的一座皇家博物馆。可惜被侵略者放火烧掉了,藏品也被洗劫一空。然而时经一百多年,遗址仍清晰可辨。
对于这一历史遗址,周恩来总理解放初期就曾指示“要保护好,地不要拨出去,以后有条件可以作些恢复”。北京市和海淀区政府都曾发出相应通知,有关部门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成绩。这些年,由于有关方面共同努力,又有了一些新进展。1976年年底成立了管理处。1979年正式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宋庆龄、沈雁冰等首都和全国各界人士发出“保护、整修及利用圆明园遗址倡议书”,随即成立了圆明园学会筹委会。1981年,海淀区政府发出“加强圆明园遗址保护”的通知。同年8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部分委员视察了圆明园遗址,并提出建议:“迅速采取措施,开辟圆明园遗址公园”。圆明园遗址问题,终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而且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园林界、建筑界的同志为此作了大量调查研究,出版了学术丛刊,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方案和建议。
对于圆明园遗址的整修方案,还有一些分歧意见。例如,是仅仅恢复原样,还是修复后有所发展?学术界尚有争论。目前的主要问题是,要尽快妥善地解决农民的生产与驻园单位的搬迁问题;还要采取紧急措施,制止一小部分进驻农民自觉或不自觉的破坏活动。
本报记者 卢祖品
(附图片)
清华大学学生在圆明园遗址劳动。 许林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