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阅读
  • 0回复

伊克昭盟落实草原管理责任制 结合牲畜饲养责任制建立草原管理、利用、建设责任制,解决畜草矛盾,推动了草原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3-20
第2版()
专栏:

伊克昭盟落实草原管理责任制
结合牲畜饲养责任制建立草原管理、利用、建设责任制,解决畜草矛盾,推动了草原建设
本报讯 记者傲腾报道:为解决当前牧区日趋尖锐的畜草矛盾,内蒙古伊克昭盟部分旗、县,在实行牲畜饲养责任制的同时,抓紧落实草原管理、利用和建设的责任制,实行以草定畜,鼓励牧民在不断提高草场产草量的基础上提高载畜量,推动了草原建设,使畜草矛盾开始得到缓和。
伊克昭盟位于鄂尔多斯高原,是风沙灾害与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地区。过去由于受“左”的干扰,这里的农牧业生产长期违背自然规律,盲目发展,以致全盟沙漠化面积达45,000多平方公里,农牧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每况愈下,人均占有粮食与牲畜分别下降了40%和30%,农牧区人均收入一直徘徊在50元左右。
近几年来,全盟牧区推行牲畜饲养责任制,牧民养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各类牲畜得到发展。但是,牧民之间常常为了让各自承包的牲畜吃好,发生争牧、抢牧、滥牧和在秋季进行掠夺性的打搂饲草的现象,激化了畜草矛盾。这一新情况说明,只有牲畜饲养责任制而没有草原管理、利用和建设方面的责任制,牧区的生产责任制还不算完善,势必进一步造成草场的退化,畜牧业生产将面临更大的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1980年初,盟委三位主要领导同志分别带领工作组,到不同类型的牧区进行调查研究,开展草原管理责任制的试点工作。
在草原大面积沙化的伊金霍洛旗,主要采取了定额制,把已经退化、需要建设的草场分片划出来,由集体统一规划,统一指导,制订定额,供应草籽,组织劳力、畜力、农机具,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种草种树,然后封闭复壮。报酬与奖惩根据所种牧草的数量、质量兑现。新建的草场有专人看管,收获的牧草由集体支配。这种责任制,不允许牧民自由选点种植和自由选草种种植,适合于大规模治理退化、沙化草场的作业要求。
农牧矛盾和畜草矛盾突出的东胜县、准格尔旗,采用的是草场承包合同制。他们把草场使用权以合同形式分片固定给用户,实行以草定畜,鼓励牧民用科学方法管理、利用和建设草场,提高草场的产草量。这种责任制,克服了过去牲畜吃“大锅饭”的现象,防止了牧民争牧、抢牧、开荒种地,把草原经营的好坏和饲养牲畜的好坏都同生产者的物质利益结合起来,有力地调动了牧民建设草原的积极性。这两个旗、县实行责任制两年来,光是种植柠条(当地优质牧草)面积就达到了200万亩,70%的草场植被开始恢复。
这个盟西部三个旗,草原面积大,牲畜多,是重点牧区。这类纯牧业区主要实行按社员饲养的牲畜头数下达草原管理、建设的任务,分片负责,并鼓励牧民在自己定居点附近围建畜群草库伦,作为牲畜过冬度春补贴饲草饲料的基地。
伊盟盟委总结了这些点上的经验以后,根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全盟范围内普遍推广,推动了草原建设的步伐。近两年来,全盟每年种树种草面积共达300万亩以上;75%的畜群就近有了小草库伦,总面积达10万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