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处处带头创造生产模范班 部队劳动模范张廷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9-23
第6版()
专栏:

  处处带头创造生产模范班
部队劳动模范张廷祥
张廷祥同志,是绥远军区某部教导大队二中队的班长,这次他被选为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的代表。
他是察哈尔省右玉县邓家村人,从小就给地主种田、背炭,受尽了剥削和打骂。十七岁那年,日本鬼子投降了,他村建立起人民的政权,他便当了民兵。后来群众又选举他当村长。一九四六年一月,他自动参加了游击队,便成为一个人民的武装战士了。
他在军队里时刻也没停止过生产。由游击队调到绥远五军分区供给处当通信员时,他和七个同志负责种十一亩菜地,他带头刨地、挖水道、担粪,又用吊杆打水浇菜,并牺牲午睡拔草锄苗。结果菜长得很好,除供给一百二十人吃用外,还剩余四千多斤。总结时,他被评为甲等劳动模范。
一九四七年二月调到分区警卫连当战士,那时连里烧炭要到二十多里地以外去背,途经两座大山,相当困难,但是廷祥同志每次总是背一百六、七十斤。在他的影响下,顺利完成了背炭任务,曾得到三次口头表扬。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如一九四七年六月间,在五分区教导队时,要到一百二十里远的地方去背粮,他每次都背一百二十余斤(共计六、七次)。后合并到绥蒙军区教导队,队上烧炭全由部队自刨自背。他自报奋勇下窑刨炭,并且自己也跟着背。炭窑与驻地之间有道大沟,坡度很陡,但廷祥同志每次背炭总是一百六、七十斤,最多曾背到二百二十斤(共背四十次左右)。走得又快,常常自己背回来以后,再回头去帮助别的同志背。
一九四八年四月,他调到补训团工作。有一次部队从石家庄开到山西河津,行军途中,廷祥同志除背全班给养外,并热情照顾新战士,一个人背六、七个背包,每天走八十余里,曾累得晕了过去,但醒过来仍然坚持着行军。
张廷祥同志现在是教导队的班长,可是一班九个人就有四个是连级干部,他认为平常自己在人家领导下,现在领导他们真有许多不便。但他又想上级既然交给了任务,就应当担负起来。他处处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来领导大家。今年春耕开始前,他即带头积肥,每天早起晚睡,利用休息时间去拾粪。直到开荒为止,他班共拾粪六千多斤,他自己就拾到五千四百多斤。春耕开始,他又反复地向同志们解释生产的重要性,同时自己在刨地中积极带头,难开的地他开,他先开完了,就帮助别人开。从地里回来,大家疲劳了都躺在炕上不动,他给大家打洗脸水,打饭扫地。终于带动大家也积极起来了。他又发动了全班向其他班挑战,掀起全队的生产热潮。在生产中,他个人创造了每天开荒一亩三分地的纪录,全班开荒二十多天,共开地八十余亩。每次开荒完了,他还发动全班每人给伙房背回干柴一捆,而他背的最多,回来后还利用休息时间给伙房担水。在生产期间,他班热烈地开展了“兵演兵”的文娱活动,平均每周演出一个节目,在生产总结时,获得了模范班的称号。并由师文工团编出“张廷祥班的生产热潮”一剧,在全师公演,对生产工作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他把生产与学习结合得挺好。在生产中,带上识字课本,利用休息时间认字,用木棍在地上写,共识字四百多,现在已经可以看部队的小报了。
问他为什么能这样辛勤劳动,克服困难呢?他说:“这是党的力量,当我遇见困难时,就很快地想起了入党时指导员说的话:‘党员要不怕困难,党员的个人利益要坚决服从组织利益……。’”
二十二岁的张廷祥同志,就是这样出色的人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