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天桥”小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3-23
第8版()
专栏:

“天桥”小景
董善元
我走向天桥百货商场。街头新柳,初染鹅黄,引起我的遐思。
在1968年,也就是天桥商场提出革命倡议第十个年头的二月,恰是个“倒春寒”的日子,我带着复杂的心情前来访问,在柜台前竟看到一个令人痛心的场面。一位老工人问当年的服务标兵孙云珍“有胶质线吗?”孙云珍既不抬头,也不答话,木然把一卷胶质线丢在柜台上。老工人惊异地问:“怎么,你这位服务标兵也这样做?”孙云珍顿时面红耳赤,嗫嚅地解释:“人家说那是修正主义,您还提它干嘛?”“不对!那是人民欢迎的好传统,不能丢呵!”老工人深情地盯着她。孙云珍点头无语,只有晶莹的泪珠滚过腮边。
1978年,是天桥商场提出革命倡议的第二十个年头,二月,我又来访问。在办公室里,见他们筹备着场史展览,在柜台前,重新听到了欢声笑语,果然是腊尽春回。那年春天,中共北京市委正式恢复了天桥商场红旗单位的荣誉;孙云珍的照片,也以老标兵再立新功的事迹重上了光荣榜;人们在传诵:天桥的好传统又回来了。然而,老职工不多了,柜台里大都是青年。我由于“曾经沧海”,总觉得服务水平不如当年。一位领导同志看出我的急躁情绪,对我说:“我们决不能低估左倾路线造成精神文明的倒退,但一定要相信青年。芳林新叶催陈叶,一代新人要胜过前人嘛!”他显得那么乐观,那么满怀信心。这番话也象二月春风吹开了我的心扉。
从此,我又年年二月到天桥商场寻春来了。自然,年年都有春消息。他们的优质服务和经营成果,重又走在全国前列,荣获了国务院的嘉奖令和商业部的奖状,连年被评为北京市的红旗单位,更其令人激动的是,共青团中央授予这个商场以全国新长征突击队红旗,因为青年已占全场职工的87%!看到他们那一张张朝气蓬勃的笑脸,我总是自然地联想到春风杨柳。
今天来访,正赶上天桥商场职工轮训班开学。40名青年聚精会神地听党支部副书记小李讲第一课。小李和副经理、工会主席,都只有二十八岁,三年前还都是这种轮训班的学员,如今,已经和三位老干部一起分担商场的领导工作了。全场36名组长中,老职工只有4名,而在天桥倡议后出生现年不满二十四岁的就有16名。这些青年组长也都是经过轮训,学习天桥传统,学习业务知识,从而迅速成长起来的。正因为这样,天桥商场才能够还象当年一样,继续发挥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课堂的作用。
看到这些,我蓦然想起了两句古诗:——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