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柳暗花明又一村——新疆联合收割机厂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种求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3-24
第2版()
专栏:

柳暗花明又一村
——新疆联合收割机厂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种求发展
本报记者 黄文福
近年来,在农机市场供求形势发生变化、生产任务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新疆联合收割机厂注意发挥企业的设备、技术优势,加强对用户的技术服务工作,统筹安排多品种生产,形成了有自己特点的产品体系,提高了产品质量,为今后发展生产奠定了基础。
去年,这个厂和用户签订的合同,产值仅占全年度计划的63.5%,而且有一个季度的生产任务不落实。这时,上级有关部门建议该厂和上海联营生产缝纫机。厂领导反复研究分析:转产缝纫机虽然是条生路,但根据市场情报资料,必须年产10万台才能不亏损,如果一二年内创不出名牌货,销路也是问题。从本厂实际情况来看,生产农业机械已有三十年的历史,品种50多个,工厂已具备一定规模,设备、技术力量都比较强。新疆地广人少,从发展农业生产的远景看,农牧民需要农牧业机械。因此,不能只看到眼前大型农业机械需要量暂时下降,就放弃长久的市场。厂党委决定:充分发挥本厂的设备、技术优势,坚持生产农业机械,同时面向轻工、面向人民生活需要,搞好多品种生产。
在调整时期要想在竞争中求生存,必须狠抓老产品的质量,创名牌。1974年,这个厂开始生产“新疆—2.5”牵引式联合收割机,曾被评为自治区和农机部的优质产品。为了让“新疆—2.5”进一步打开销路,厂里对割台、粮仓、机架、滚筒、液压系统和外型进行了综合设计改进,使它不仅可以收割小麦、油菜、胡麻,还可收割水稻、大豆和牧草籽,深受用户欢迎。由于扩大了使用范围,提高了产品质量,在去年11月底召开的“铁牛55”拖拉机配套出口技术协调会议上,“新疆—2.5”牵引式联合收割机,被农机部推荐为和“铁牛55”配套出口的产品。今年,这个厂已签订合同的订货数量,在全国同行业中占第二位。
为了广开门路,找米下锅,搞多品种生产,在困难中求发展,新疆联合收割机厂加强了市场预测和国内外联合收割机生产情报分析。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抓好产品的更新换代,才能适应当前国民经济调整和以后的农村、轻工市场的需要。
去年7月,这个厂试制成功“新疆—5”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它保持了“新疆—2.5”合理的零、部件结构,又吸收了国外联合收割机的特点,造型新颖大方。经过田间收割试验,性能良好,将成批量投入生产。同时,这个厂还试制出层式啤酒花处理设备、清选扬场机、脱谷机、轻便畜力车等;还利用边角余料生产铁床、冰刀、炒勺等供应市场。去年,这个厂实际完成的产值,
比用户签订合同的产值多33%。
新疆联合收割机厂还提出“以服务好求信誉”的口号,开展“配套成龙”的技术服务工作。他们帮助用户培训机手,派出技术人员检修本厂出售的联合收割机,并在夏收季节开展现场服务。这样一来,一些老用户纷纷增加订货,还在山东、江苏等地发展了一些新用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