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人密车稠秩序井然——大连市交通安全管理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3-24
第3版()
专栏:

人密车稠秩序井然
——大连市交通安全管理见闻
本报记者 高鸿书 董践真
初春来临,春风扑面。2月26日早晨,记者漫步在车水马龙的大连市中心的闹市街头——青泥洼桥、动物园、大连商店。这里,车如流水,忙而不乱。行人络绎不绝,秩序井然。来大连的外地人,都异口同声地称赞这个拥有百万人口的海滨城市交通秩序好。
执勤民警杨守春告诉我们:这里两条横道高峰时,人的流量每小时达23,000多人次,机动车、脚踏车的流量每小时8,000辆。今天早上从6点30分至7点30分的一小时之内,只有4个人横过马路时越出了人行横道线,3辆自行车错驶线路,没有一辆汽车违章。
顺着青泥洼桥往前走,我们来到了通往大连海港的斯大林路。只见几位胡须斑白、身板硬朗的老人手提话筒、臂带袖标正在执勤站岗。我们上前一打听才知道,这几位老人都是退休老工人、共产党员。他们的名字叫王金泉、徐广福、张玉宽。每天上、下班人流高峰时,这几位老人就来义务执勤二、三个小时,风雨不误,坚持三、四年了。他们执勤的这条路由于事故少、安全好,被民警和群众誉为“放心路”。一些单位曾出高薪聘请他们,都被几位老人一一谢绝了。
大连市的交通秩序为什么管理得这样好?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市交通大队队长刘中庸。他介绍说,1981年底,市交通大队对全市16条主要交通干线的秩序进行了全面考核。在没有民警站岗执勤的情况下,自行车、汽车等车辆遵守信号、按线行驶的达到90%以上。行人不斜穿马路、走人行横道的达到76%。1981年的交通事故已从“四人帮”横行时的9‰下降到2.9‰。
刘中庸告诉我们,抓交通管理也要发动群众,做到“警管”、“民管”相配合。大连市各种机动车辆17,000多辆,自行车310,000多辆。民警仅有351人。这几年,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级党组织都很重视这项工作,注意发动群众自己管理自己。全市的1,000多个厂矿企业,普遍建立了交通安全组织。只要市交通大队的违章通知单一发到各个基层单位,绝大多数单位都能按情节轻重对违章者及时进行处理。重者扣发当月奖金的30%,轻者也要谈话教育。全市还组织了1,000多名退休工人和驾驶员组成的义务执勤队伍。
大连市从1978年开始,年年都解决一个重点问题。1978年针对出事故的车一般是“十有九快”造成的,就以治“快”为重点,把事故压了下去。1979年重点整顿了交叉路口的秩序。1980年重点解决了车辆、行人各行其道的问题。1981年重点解决了行人应走人行横道的问题。
经过几年努力,大连市的人民已经初步养成了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