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0阅读
  • 0回复

内蒙古全区旗、县委书记会议分析经济形势 三年休养生息打下基础 转向林牧为主多种经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3-25
第1版()
专栏:

内蒙古全区旗、县委书记会议分析经济形势
三年休养生息打下基础 转向林牧为主多种经营
本报讯 记者于德报道:1981年8月,中共中央对内蒙古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建设方针,应下决心以二、三十年或半个世纪的时间,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因地制宜,走出一条以林牧业为主的多种经营的路子”。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经过充分准备,在最近召开了全区旗、县委书记会议,集中讨论如何具体贯彻执行中央这一重要指示。与会的400多名盟、市、旗、县和其它方面的领导干部,认识一致,思想统一,衷心拥护中央指示,并结合内蒙古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贯彻的规划和措施,大家对在中央的正确方针指导下,把内蒙古建设成为团结、富裕、文明的民族自治区充满了信心。一致认为,这次会议是内蒙古经济建设的一个新起点。
这次会议对内蒙古当前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和估计。大家认为,由于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得人心,三年来,内蒙古的政治形势和经济形势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政治上比较安定团结,经济上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民族团结进一步增强。大家用四句话来概括当前的经济形势:农民的粮食多了,牧民的牲畜多了,人民手里的钱多了,市场的商品多了。结论是:在十年内乱中遭受严重破坏、成为“重灾区”的内蒙古,经过3年的艰苦奋斗,就全区来看,在经济上作为休养生息的阶段可以说已经基本结束,全区经济建设奔向新的目标已经具备了起步的良好基础。
会议认为,中央为内蒙古确定的“林牧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不仅是农业本身的方针,而且是全区整个经济建设的方针。从这一认识出发,会议确定,今后内蒙古经济建设的路子应该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充分发挥内蒙古的自然优势,从大力发展林、牧业起步,逐步建立新的生态平衡,以加快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的步伐,从比较单一的农业逐步过渡到大农业。随着农林牧业和多种经营的大发展,农林畜产品越来越多,相应加快毛纺、皮革、制糖、榨油等轻工业的发展。农林牧业和轻工业发展了,机械制造工业就有了用武之地,能源、建材、采矿、冶炼工业就能相应地发展起来,各种资源就会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按照这一经济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要求,会议认为,第一,要继续靠政策把城乡经济搞活。第二,要靠调整把现在的经济结构逐步调到以林牧为主、多种经营的轨道上来。特别是要因地制宜地尽最大力量种树种草,发展林牧业和多种经营,同时不放松粮食生产,在那些适宜发展粮食生产的地方大力建设基本农田,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第三,要靠科学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要在财力、物力可能的情况下,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文化事业,加速人才建设。
大家一致认为,只要按照中央指示和参考典型的经验去作,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央对内蒙古提出的奋斗目标:“第一步,争取在五年之内,按人口平均的工农业总产值恢复到内蒙古历史上的最好水平;第二步,争取在十年之内,工农业总产值按人口平均计算,要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中,进入先进行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