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涓涓细流润心田——江苏涟水县红灯公社的思想政治工作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3-25
第2版()
专栏:

涓涓细流润心田
——江苏涟水县红灯公社的思想政治工作纪事
本报通讯员 尤希文
实行责任制不是分田单干
王咀大队西王生产队实行联产计酬责任制后,分成了三个作业组,群众很满意。后来个别人想单干,又分出了个第四组,队里的家当也一分为四,结果有的小组分得手扶拖拉机的拖斗子,有的小组分到两间房子,有的小组分到一头牛。其中分到房子的那个小组,没有人熟悉种田技术,眼看着别的小组耕的耕、种的种,而自己一无牛,二无农具,三无经验,急得一个个直掉泪。正当他们几户合计要拆房时,公社党委书记周耀美和管委会副主任徐敏高来到这里,及时进行动员说服工作,指出实行责任制不是分田单干,联产计酬不能把集体财产分光拆光。他们组织社员回忆过去单干时无法抗灾、无法治穷的苦头,使大多数社员提高了觉悟,决定仍然保持耕牛专户饲养、集体使用,农具联户使用,生产队的房子集体保存。接着,公社党委抓住这个事例,向全社干部进行教育,很快解决了少数人只要“分”不要“统”的问题。全社没有一户单干,没有一间集体的房子被拆,没有一个队搞自由种植;一年下来,粮食总产比上年增加1,200多万斤,棉花总产翻了一番。
富裕了不忘社会主义
大胡大队胡东生产队社员胡启荣,在三麦丰收后,对干部说:“我自己‘苦’来的粮食和你们搞什么统一分配?这次不管到哪打官司,也不能动我的麦子。”大队党支部书记周耀进来到胡启荣家,和他共同学习中央75号文件,讲“几个统一”,讲“几个不变”。他问胡启荣:“你家单干时一亩田有没有收过这么多小麦?”胡启荣回答说:“从来没有。”“那是为什么?”胡启荣沉思起来了。这时周耀进温和地说:“我们大胡过去是有名的胡大洼,稍微下点雨,‘客水来,内水涨,遍地都开玻璃厂’。多亏国家在西边开了公兴河,才消除了水患;多亏上级支持我们新建了电灌站,才实现排灌;今年要不是国家供给化肥、农药,集体供给良种,干部、技术员帮助传授技术,能有各家各户的丰收?”胡启荣听了不好意思地笑起来。周耀进又问:“丰收以后,我们有劳力的人有吃有喝,可是五保户、军烈属他们也要吃饭呀。队里没有统一分配,这些人吃什么呢?如果大家只想分光,那还有什么集体经济的优越性,还有什么社会主义可谈呢?”胡启荣被这番道理说得心悦诚服,站起来只说一句话:“别说了,庄稼人绝不能在富裕时忘了社会主义。”
公社党委从处理这一类事情中受到启发,决定采取算“三笔账”、讨论“四个问题”的办法,启发群众的思想觉悟。一算“人账”:同是一个队的人,为什么搞平均主义时多数人劲头不大,实行责任制后却干劲倍增?二算“力气账”:为什么“大呼隆”时有的社员出的力和联产计酬时差不多,而收入却大不相同?三算“天地账”:地是过去一样的地,天也是过去一样的天,为什么过去的碱地只长草,如今能长出千斤粮呢?为什么三年前的风调雨顺年,只增产100多万斤,如今的风调雨顺年却增产1,200多万斤?“三笔账”、“四个问题”开阔了大家的眼界,社员们饮水思源,正确总结了丰收、致富的根本原因,都说:“多亏党的政策好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