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4阅读
  • 0回复

云南通过技术改造振兴小氮肥工业 德宏州集中各糖厂技术力量解决难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3-26
第2版()
专栏:

云南通过技术改造振兴小氮肥工业
德宏州集中各糖厂技术力量解决难题
本报讯 记者罗苹报道:扎扎实实地在现有企业上挖潜、革新、改造,使云南省原来很不景气的小氮肥工业振兴起来了。去年,全省23个年产合成氨3,000吨的小氮肥厂,已有17个生产能力扩大到5,000吨,3个扩大到1万吨;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化肥产量比上年增长24.4%,一级品率提高8.4%,成本下降15%,亏损总额比调整前减少2,600多万元。
云南省在七十年代初建成48个小氮肥厂。 1977年,省里又筹建15个新厂。在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有关部门,停建了14个新厂,从老厂中,择优保留22个,其余的分别情况关闭和封存停产,以后再根据情况逐步复产。对择优保留和逐步复产的企业,除了充实加强领导班子和技术力量外,还全面进行设备更新,扩大生产能力,并在经济上给予扶持,鼓励用于技术改造。另外请上海、浙江等地的先进企业帮助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实行这些措施以后,收到较好效果。
今年以来,云南省小氮肥工业继续进行挖、革、改,企业积极性很高,有6个厂列入了第二次技术改造的重点,落实了填平补齐先进设备的措施。
本报讯 记者张炳森、刘远达报道: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把分散在各个糖厂的技术力量组织起来,使原来各厂单独不易解决的技术难题得到迅速解决。
德宏州有6个糖厂,产值占全州工业的80%以上。这些中、小型糖厂,只有少数技术骨干,遇到技术难题不能解决,影响生产。后来州人民政府集中各厂的主要技术骨干,组成一个技术顾问组。并且拨出专款,作为技术组的经费。技术组成员平时仍在原厂工作,每年集中活动三、四次,开榨前,他们到各厂重点检查生产准备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榨季一结束,他们根据各厂具体情况,研究制订挖、革、改项目的技术方案。在生产过程中,有的厂出现了自己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技术组便集中力量,协助解决。一年多来,技术组先后解决了63项技术问题,对各厂提高产量、质量,降低成本起到了显著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