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骏马奔腾——访驻马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3-28
第4版()
专栏:

骏马奔腾
——访驻马店
本报通讯员 李云鹤 记者 王彪
在辽阔的中原大地上,豫南重镇驻马店象一颗瑰丽的宝石,镶嵌在桐柏山脉的东麓,黄淮冲积平原的西部。据记载,汉代这里叫苎麻村。唐时属蔡州郎山县(即今确山县)。到元末,由于农民起义,州府之间兵乱频繁,官府在苎麻村设驿站,成为过往公差、商旅歇宿换马处所,故名“驻马店”。京汉铁路修成后,在此设立了车站,驻马店逐渐形成了集镇。它西南靠桐柏山,西北是嵖岈山,地处信阳和南阳之间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有名的历史事件唐节度使李愬雪夜奔蔡州生擒吴元济,就在驻马店进行过激战;《三国演义》叙述的关羽降曹后得知张飞驻兵古城,于是辞曹归刘,赶到古城相会的故事,也发生在驻马店附近。
驻马店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直到1949年,仍然是一个破败不堪的小镇。镇上没有象样的工业和商业,街道狭窄,连个公共厕所都没有,卫生条件极其落后。当地流传说:“驻马店,真正怪,三个蚊子炒盘菜”。所以驻马店竟有“猪马圈”之称。
新中国成立后,驻马店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把凋敝的小镇建成了繁荣的新城。1965年,河南省人民政府设立驻马店地区行政公署。1980年8月,国务院批准为驻马店市,成为地区首府所在地,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目前,市镇面积已扩展到80多平方公里,为解放前的27倍。人口由3万多增加到13万多,中小学由原来的4所,发展到49所,并新建了驻马店教师进修学院。街道面貌,焕然一新。过去“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满地泥浆”的小街道,已变成宽阔平坦的沥青水泥马路;市内楼房鳞次栉比,商业网点星罗棋布。乔木参天,灌木遍地。练江河两岸,白杨、泡桐郁郁葱葱,马路上浓荫遮盖,真是“晴天不晒太阳,小雨不湿衣裳”。
从绿化到美化,是驻马店市容变化的显著特点。在镇改市以前,驻马店没有公园。去年,全市军民把一片60多亩的臭水坑改造成碧波荡漾的人工湖。波光帆影,同周围葱茏茂密的果园组成了风景秀丽的“南海公园”。工业区的厂房和住宅,也是绿树环绕,花果飘香。
现在,驻马店交通方便,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把驻马店和千万城乡连在一起。工业生产迅速发展,解放前只有几家铁业社,现在建起了170多个工厂企业,产品达300多种,不仅满足本地区人民需要,还畅销全国。驻马店内衣厂生产的服装,远销海外;农机厂生产的液压悬挂、半悬挂重耙,是国内比较先进的农机具;电焊机厂生产的“程控脉冲全位置焊管机”,经过鉴定,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其学术论文在1979年匈牙利举行的国际焊接年会上宣读后,受到重视,一些国家还提出购买专利的要求。
粮油加工厂加工的芝麻油,是驻马店地区独具风格的特产,早已驰名中外。明代郑和下西洋,就曾带着这里的芝麻和小磨香油作馈赠礼品。目前,驻马店粮油加工厂每天吞吐芝麻万斤以上,日产小磨香油5,000多斤。由于芝麻品种优良,引起埃及、日本等国的注意。他们要求提供良种,开展学术交流。据芝麻研究所同志们的展望,本世纪末,驻马店将成为芝麻香油城。
如今,驻马店已成为初具规模的轻工业城市。它正以骏马奔腾的速度,在四化建设的征途中,向前奔驰。(附图片)
王继宇 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