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从孟敏的气度谈文明礼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3-28
第5版()
专栏:大家谈

从孟敏的气度谈文明礼貌
李准
东汉大名士郭林宗,博学多才,性明善识人,常从日常生活细节中,观察一个人的品性和气质。有一次,他在太原街上赶集,前边走着一个青年农民,这个农民买了个新瓦罐子系在扁担上,在肩上背着。由于人多拥挤,一个人扛着钉耙不慎碰在瓦罐上,把瓦罐子下半截打破掉落在地上。背钉耙的人急忙挤在人群中溜掉了,背瓦罐子的那个青年农民却连回头看一眼也没有看,继续背着半截破瓦罐子向前走着。郭林宗在后边看得清楚,紧赶几步走上前拍了拍那个青年农民肩膀说:“喂:你的瓦罐子打破了!”那个青年农民却冷静地说:
“我知道破了。”郭林宗大为惊奇,他又问:“你为什么不找那个打破你瓦罐子的人!”那个青年不动声色地说:“瓦罐子已经破了,找他有什么用,无非是吵一架,叫人看看热闹,他又不是故意的。”郭林宗听了,对他的气度更为佩服,就拉着他的手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孟敏,巨鹿人。”青年回答。郭林宗热情地劝他说:“你应该读书游学,日后必有成就。”在郭林宗的帮助奖掖下,孟敏后来成了大学问家。
郭林宗和孟敏这个故事,离现在已经一千多年了,我却总是不断想起它来。
近几年在北京挤公共汽车,觉得北京毕竟是首都,车上文明礼让之风,较之外地要好得多。但有时也有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你挤住我的腿了,我踩着你的脚了,你伞上的水滴在我身上了,我菜上的泥擦到你裤子上了,本来都是些琐屑小事,却经常引起一阵“对骂”。这种“骂剧”语言的污秽程度都是逐步升级,有些男青年骂时嬉皮笑脸自以为荣,有些女青年破口反唇,矜耀威能。特别有个别男青年,隔两天不斗一次贫嘴,好象过不得日子,而个别女青年,故意寻衅卖弄,不吵几句嘴,就好象她身上穿的时髦衣服没有人看到似的。
每逢遇到这种无聊的吵架时,我总有一种可怜的感觉。我想起了他们的父母,也想起了他们当年学校的老师,中国那么多好书,他们没有机会读,中国那么多淳厚风俗的故事,他们没机会听,我想如果多少知道一些,总不至于精神空虚到如此地步。
中国农民有一句谚语,叫做“小节不言”。“小节”自然是指不值得计较的小事,“不言”就是要有一点礼让气度不去说它。我想,大家如果都能作到这一点,不仅对提倡文明礼貌有裨益,对减少城市噪音来说,也可能有一点效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