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旧梦难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3-28
第6版()
专栏:

旧梦难温
乐山
3月11日,巴黎奥斯特利茨车站举行了别开生面的“东方快车”展览。展出的是翻修一新的二十年代超级豪华列车“东方快车”的4节车厢。闪闪发光的车身、二十年代装束的乘客、列车员……此情此景,使观众议论纷纷。
“东方快车”说来已有近百年历史了。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随着资本的高度集中和竞争的加剧,美国新兴的铁路资本家雄心勃勃地向欧洲大陆扩展。1883年,芝加哥制造车厢的普尔曼公司与比利时的内格尔马克公司联合制造了行驶于横贯欧洲大陆的铁路线(从伦敦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超级豪华列车车厢,专供国家元首、达官贵人、金融巨头使用。这种被欧洲人民称为“火车中的国王”与“国王乘坐的火车”的列车富丽堂皇,奢侈惊人,在欧洲民间早已成为话柄。这就是“东方快车”的由来。
围绕“东方快车”流传着许多关于世界名人的轶事。“东方快车”被视为政要人物、银行家和石油大亨的“流动俱乐部”,它也为电影、文学作品提供了背景,以“东方快车”命名的侦探小说曾经流行一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战败的德国代表团是在“东方快车”的一节车厢里签署停战协定的。这就进一步抬高了“东方快车”的身价。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纳粹攻陷巴黎以后,为了泄愤,希特勒命令法国代表团在同一节车厢中签署停战条款,事后并烧毁了这节车厢。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东方快车”几经修复、装扮,保持使用,但是票价之昂,一般市民不敢问津,营业也无起色,1977年,“东方快车”停止使用。
“东方快车”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自由竞争逐渐为垄断所取代的时期。金融寡头骄奢淫逸、不可一世,“东方快车”应运而生,睥睨一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殖民制度崩溃,资本主义的牧歌已经唱完,天上春去,人间花落,“东方快车”也就日暮途穷。它的昔日豪华可以在奥斯特利茨车站再现,但是往事毕竟如烟了。
现在,持续经济衰退的阴影笼罩着西方世界,西欧一些商人为了开拓财源,又想让“东方快车”复活。英国商人詹姆士·舍伍德耗费1,800万美元,翻修了“东方快车”4节车厢,作为旅游业的一种投资。意大利威尼斯的辛普隆东方快车公司承办了从伦敦到威尼斯的“东方快车”业务。复驶的首次“东方快车”将于5月25日从伦敦维多利亚车站开出,全程约需23小时,单程票价高达450美元。3月11日巴黎奥斯特利茨车站举办的“东方快车”展览就是为“东方快车”复驶招揽生意的。“东方快车”即将恢复使用,西方报刊借此发表文章、大发感慨,重温旧梦,怀旧之感跃然纸上。但是,在经济衰退持续发展的形势下,“东方快车”旧梦难温,这是可以预料的。(附图片)
翻修一新的“东方快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