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地球正为机器人敞开大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3-28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漫谈

地球正为机器人敞开大门
张文英
这是美国一家大汽车厂的一个车间:一辆辆逐步成型的轿车,随着传送带缓缓移动,几十个“焊接工”排列两旁。每当传送带停息的瞬间,他们立即紧张、有序地工作,把相应的部件焊接好。若论操作技术水平,他们一无例外地达到毫厘不差、炉火纯青的地步。可是他们每天工作20个小时,从不迟到或早退,总是默不作声地干活再干活,生产效率却比一般工人高10至40倍。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是进入八十年代后,一些工业先进国家正日益广泛生产和应用的“第二人力”或“超人力”——机器人。在这方面,日本更遥遥领先。目前日本拥有磁带存储型的高级机器人14,000台以上,而美国仅有3,000—5,000台,其他工业机械手就更不在话下了。在日本,仅松下电气公司即计划在今后10年内配备10万个机器人。苏联计划到1985年把机器人从目前的6,000台增至10万台。看来,机器人正越来越多地涉足工业生产,这个趋势是不可遏止的。正因如此,有些科学家认为:机器人的产生与发展是又一次工业革命;地球正为机器人敞开大门。
机器人诞生于六十年代初。当时装配成的工业机器人只能从事点焊或拿起——放下等单一作业。它由一个底座和装有夹具的“长手”组成,“长手”可以转动、弯曲、放松和捏紧夹具,这就是第一代机器人即机械手。它们还不够机灵,也没有任何应变能力。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因开始装备微型电子计算机而有了新的变化。这类机器人装有信息处理和传输装置,能“听”会“看”,可以由“触摸”而产生某些应变能力,能完成更接近于人的动作,甚至可以完成比人操作更为精密、更为困难复杂的作业。这就是近年来研制的第二代工业机器人。八十年代以来,机器人制造业已成为工业发达国家的一门新兴工业,而且相互进行着激烈的竞争。日本生产的机器人已相继占领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市场。美国为了扭转落后状态,正急起直追,增加投资。预计到1990年,美国生产机器人的投资将增至现在的20倍。目前,美国在研制第二代工业机器人方面也已取得了新的进展,能借助电视技术使机器人不仅能“看到”物体,甚至能区分色调上的细微差别和精确地识别物体。美国还在研究具有触觉和能对简单声音指令作出反应的机器人。
别看机器人长得并不漂亮,但是它们却有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的非凡本领。由于机器人大都由金属制成,具有耐高温高压、不怕环境污染等特点,因而它们往往能人所不能。例如1966年美国机器人“科沃”就曾潜至750米深的海底,把一枚失落的氢弹捞上来。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个机器人不怕高温剧毒,专门从事将一只盛放有剧毒的钚元素粉末的容器送进华氏950度高温的炉膛里,直到粉末变成灰色的钮扣状物体。现在,大约60%的机器人是用在自动化作业线上。有“现代机器人之父”称号的约瑟夫·恩格斯伯杰最近提供了一个能够根据需要自动改换工作的机器人。而由辛辛纳蒂·米拉克龙制造的另一个机器人则能根据触觉仪器改变行动。如今,在一些国家,机器人正在各类工厂中从事焊接汽车、组装电机、装配冰箱、检验产品、操作放射性材料、喷漆、擦玻璃、拔鸡毛等单调、繁重或危险的作业。机器人正日益广泛地代替人们从事生产劳动。有的科学家还计划用机器人来喷洒杀虫剂、充当消防队员灭火、开采深海矿藏、考察宇宙空间以及在太空修理人造卫星等。
机器人还在迈步前进。不少国家正在加紧研究,以求造出更象真人的机器人。专家们估计,到2000年,仅美国的工厂、机关,将会有4,500万个工作岗位为机器人所代替,这个数目,约占目前全国就业人口的45%左右。机器人还将进入人们的家庭生活,当“管家”、端茶送饭,甚至照顾瘫痪病人。从发展方向来说,机器人将能逐步超越机械“智力”阶段而变得越来越“精明”,成为人类理想的助手。
当然,对广泛使用机器人的问题目前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机器人的使用使失业人数增加,这是令人担忧的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因而持否定态度。有人认为,工业机器人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人摆脱繁重而危险的体力劳动,但它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的工作,人终究是生产活动中决定性的因素。然而,不管怎样,机器人越来越多地进入人类社会的生产与生活领域,将是肯定无疑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