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菲律宾纪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3-30
第6版()
专栏:

菲律宾纪行
本报记者 周毅之 梁平
一、热情的菲律宾人
菲律宾是一个富饶美丽的国家。这里,种水稻一年四熟;许多地方插秧以后不施肥,不作田间管理,收成也不坏。漫山遍野是椰林和甘蔗、香蕉园和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到处繁花似锦,芳草如茵;绿树碧海,相映成趣。
但是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还是它那热情、友好的人民。我们走访了菲律宾的许多城市乡村,从北到南,到处都看到一张张笑脸在向你表示“马布嗨”(欢迎)。
马尼拉这个被称为“爱之城”的南国首都,为迎接第一届国际电影节装扮得披红挂彩,热闹非凡。在电影节的开幕式上,马科斯夫人一把拉住中国电影代表团团长张瑞芳,向总统介绍。马科斯总统高兴地同张瑞芳握手,请她坐在自己身旁。开幕式放映的第一部片子,是中国的《梅花巾》。在闭幕式的酒会上,马科斯夫人又推荐张瑞芳代表参加电影节的来宾讲话。代表团要回国的当天上午,马科斯夫人在总统府接见了全体团员,热情地同中国电影代表团谈论中国电影事业。她说:“中国有丰富的古代文化和巨大的电影潜力,有发掘不尽的电影题材,能通过电影媒介给世界以强烈的影响;但中国必须努力摄制一些能忠实反映自己的生活、美貌和文化的影片,使世界了解自己。”这是多么恳切的肺腑之言。
在棉兰老的达沃市郊,我们随便走访了一位小椰农。主人象迎接亲人一样,请我们上他的高脚小竹屋,端出自制的木薯粽子热情地招待我们。一位华侨告诉我们,走进菲律宾人的家,不管主人是富还是穷,他们都想把所有的东西搬出来让你品尝。
一天晚上,我们刚刚来到西南部的三宝颜市,热情的市长立即打电话告诉我们,他的祖父是中国人,他本人1977年到过中国访问,对中国印象很好,很想和我们见面谈谈。第二天一大早,他在参加一次重要集会之前,先来到我们下榻的小旅馆,亲自把我们接到他的办公室,向我们介绍市政情况。晚上,他又邀请我们上他家作客,会见当地的一些人士和国际朋友,饭后,又带我们到童子军宿营地参观。我们一到,两千名女童子军蜂拥而上,唱起“马布嗨”之歌。白发苍苍的老市长,高兴地同孩子们一起又唱又笑。
菲律宾人民也是热爱自由的人民。为了使可爱的祖国摆脱殖民统治,菲律宾人民曾经作了英勇的斗争。我们曾几次路过反抗西班牙殖民者的民族英雄何塞·黎萨尔的家乡,参观了他的纪念馆。黎萨尔是个著名的医生、出色的画家和雕塑家。他的作品至今仍保存在纪念馆中。他又是一位哲学家、历史学家、小说家、诗人和语言学家。为了争取菲律宾的自由,他抛弃了自己的优裕生活和社会地位,同西班牙殖民主义者斗争,于1896年被捕就义。展品中有一首他在就义前写的《诀别诗》,诗中颂扬他的祖国是“东方海洋中的明珠”!他慷慨地表示:“如果需要我的鲜血去增添黎明的绚彩,拿它去吧,为了你亲爱的事业,让它的丹红染上那令人奋醒的光芒。”在就义的前一天晚上,他还接受未婚妻的坚决要求,从容地同她举行婚礼。那年他才35岁。
热爱自由,热爱朋友,希望能够享受和平美好的生活;但是,谁要是胆敢侵犯他们,他们为了保卫自己的尊严和独立,他们就要坚决斗争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我们见到的菲律宾人的精神面貌。
 (待续)(附图片)
马尼拉的黎萨尔广场上的黎萨尔塑像和纪念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