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出力”为何“不讨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4-04
第2版()
专栏:农村漫谈

“出力”为何“不讨好”?
万祥
有一个很穷的大队,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面貌大为改观。公社领导为了帮助社员进一步富裕起来,又在多种经营方面动脑筋,开了一些生产门路。结果,事情没办好,社员有意见。有的干部委屈地说:真是出力不讨好。
为什么“出力”会“不讨好”呢?不妨先听一听情况。去年,公社要这个大队栽藕,一下子买回了几万斤种藕。社员没有种藕的经验,对能否长好没有把握,谁也不敢承包。因此,作种的嫩藕一直放到端午节后,都烂了。今年春节以后,公社根据县里订的指标,又分配这个大队二百亩桑园的栽植任务,购回了桑苗。大队干部想:今年好办,现在各队都搞了“大包干”,把任务摊派到各家各户不就得了。这样,每一户都分得了一些桑苗。但因为这里的人对植桑养蚕一无经验,二无兴趣,结果桑苗大都成了烧柴。
从这些事中不难看出,公社干部的出发点是想着发展多种经营,可是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都不对头。事先,既没有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也没有将有关技术教给社员,就命令式地布置下去,这样做效果能好吗?这种不顾实际情况就来一个全面开花的作法,必然是欲速不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