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关肃霜的“戏外功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4-05
第8版()
专栏:拾柴集

关肃霜的“戏外功夫”
田永昌
看关肃霜的演出,真为她那精湛的“戏里功夫”所叹服。50多岁的人了,不论文唱武打,提得起,放得开。花旦演得细腻娇憨,青衣唱得腔润情深,小生做得翩翩洒脱,武生功底惊人,可谓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更令我叹服的却是关肃霜的“戏外功夫”。她和另外9位同志一起,二十三年长期抚养团里一位已故同志的父母的事迹为社会传诵,自不待多说了。就说她这次到上海演出吧,几件事颇见她“戏外功夫”不浅。她是一级演员,又是院领导,按规定可以乘飞机、坐软卧,但却和普通演职员一起坐硬席来沪;到沪后,有关部门给她安排了宾馆,她却和演员一起睡后台;她是主要演员,一人要演许多出大戏,完全可以吃得好一些,但她却和大家一起在里弄食堂搭伙。还有一件更见她“戏外功夫”的事,来上海前,在印制节目单时,演员介绍栏里,关肃霜的名字前冠以“京剧表演艺术家”,她坚持划掉了。她说:“这样宣传不好,我们不能妄自尊大,随随便便就称上一个家!”这一划,这一番言语,生动地画出了这位人民艺术家的“心灵美”。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还有一些演员,譬如说歌唱演员吧,有人唱了几支歌,名字前边却冠上了“歌唱家”头衔,可有的“歌唱家”据说还不识五线谱。我无意反对称家,称家有什么不好!我们十亿人口的大国,各种各样的“家”们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反对的是名不副实的乱称“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关肃霜的“戏里功夫”是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勤学苦练得来的。关肃霜的“戏外功夫”更是她严格要求自己的结果。一个作家、艺术家要在自己的作品中和舞台上塑造“心灵美”的艺术形象,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心灵美!从这点上说,我觉得,我们的文艺工作者要刻苦地练好“戏里功夫”,为人民大众多生产好的精神食粮;同时,更要注意练好“戏外功夫”。关肃霜在上海演戏,不少演员,特别是青年演员争看关肃霜的戏、学关肃霜的戏。我还要插一句:她的“戏里功夫”要学,她的那些“戏外功夫”更值得仿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