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怀念张伯驹先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4-06
第8版()
专栏:

怀念张伯驹先生
王莲芬
著名诗词家、书画家、收藏家张伯驹先生逝世了。
保护和发展祖国的传统文化是张先生一生的宿愿。他曾不惜倾家荡产买下即将流出国外的“平复帖”、“游春图”等希世瓌宝,这是今日所保存的中国最早的字画。解放后,他把所珍藏的陆机、李白、杜牧、范仲淹、黄庭坚、赵孟頫等晋代、唐宋名人墨宝真迹献给了国家,而每件都是价值连城的无价之宝。张先生把这些捐献给新中国政府,足征老人爱祖国、忠于党的赤诚之心。
解放初始,张先生即曾创办古琴会、京剧基本艺术研究社、中国书法研究社、诗词研究社,目的是使即将失传湮没的祖国文化艺术传统得到继承和发展。直至晚年,对于保护和发展祖国的传统文化,仍然毫不松懈,临终之前对于中国韵文学会的筹备事宜,仍然念念不忘。
早在1957年,张先生就曾和章士钊、叶恭绰两位先生致书周恩来总理,对古典诗歌的创作和研究,提出了看法,希望成立这方面的研究组织,得到了周总理的关注和肯定。正当诗词研究社将告成立之时,“反右”运动开始,遂告中止。事隔二十余年,当年倡导者章、叶二老先后谢世,张先生有感于“四人帮”被粉碎以后,古典诗歌创作及研究,虽然有了复苏和发展,但比起其他门类仍为落后,决心再次约集同志筹组韵文学会,张先生亲自草拟倡议书,即时得到知名学者、教授们的赞助。
正是由于中国韵文学会筹备工作的机缘,使我得以和这位老人接触。原来他是位清瘦的八旬老人,侃侃而谈,毫无倦容。他讲述了诗歌的发展和诗歌对于中国人民道德、情操的影响作用。谈到十年动乱中文化事业遭受到摧残时,老先生十分激动,他说:“祖国的文学传统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断流。”我理解老先生这番话里所包涵的感慨和辛酸。在十年动乱中,张老已七十高龄,被分配到吉林山乡“插队落户”。他出于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罪行的极度愤慨,竟不顾个人安危写了痛斥江青、林彪的两首诗,又被打成现行反革命。他在反右运动和十年动乱中,两次被冲击,受迫害,所经历的波折和苦难是可想而知的。但即使这样,也没有使老人灰心,他仍能以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从事恢复祖国的文化事业工作,不能不使我钦佩和感动。
在多次和老先生的交往接谈中,深感老先生对文学艺术有很深的修养,尤其是对传统文化具有精湛的见解和卓识。而他对祖国、对共产党忠心不渝的表现,也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老先生积极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对祖国的前程和四化建设的远景,非常乐观,充满了坚定的必胜信心。对党的教导,忠心耿耿,对人民的事业,勇于肩挑,爱国、爱党的热情溢于言表。特别是对台湾归回祖国,完成统一大业问题,始终尽心尽力,念念不忘。他经常说,我虽已年逾八旬,但我多么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争取为加速海峡两岸同胞的团聚多尽些力量和做出我的一点贡献。
记得去年元宵节时,在民革和中山书画社举办的一次集会上,老先生对没有台湾代表深感惋惜,即席填词,表示对台湾回归祖国的渴望。老先生切盼有那么一天能和台湾的学者、同行们,共聚一堂,切磋学问,共同为发扬祖国的文化传统而努力奋斗。恰好当时的盛会上,邀请的有刚从美国回大陆探亲、访问的黄花岗烈士方声洞的胞妹、著名画家方君璧女士,他们同席吟诗作画,同时又由我书写了老先生的这首词,当场赠送给了方君璧女士,带去国外。对此,老先生非常欣慰。词是这样写的:
玉镜高悬照大千,今宵始见一年圆,银花火树夜喧阗;隔海河山同皎洁,阋墙兄弟早团圞,升平歌舞咏群仙。
—调寄浣溪沙
张先生希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愿望一定会实现。我们也要为实现这个愿望而努力工作,这是对张伯驹先生最好的纪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