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农业生产一定要讲究经济效益 潘家堡子队每斤粮食成本二分九厘,人均收入二百七十八元。赵家堡子队每斤粮食成本九分二厘,人均收入只有七十九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4-08
第2版()
专栏:在地方报纸上

农业生产一定要讲究经济效益
潘家堡子队每斤粮食成本二分九厘,人均收入二百七十八元。
赵家堡子队每斤粮食成本九分二厘,人均收入只有七十九元。
本报讯 据《辽宁日报》报道:辽宁省东沟县前阳公社石桥岗大队潘家堡子生产队和赵家堡子生产队,都是以种植水田为主的队,自然条件相似,可是去年潘家堡子每斤粮食成本为2分9厘,人均收入278元;赵家堡子却高达9分2厘,人均收入只有79元。这个耐人寻味的数字对比,说明农业生产同样必须十分重视提高经济效益。
潘家堡子生产队想方设法减少开支,力争用较少的费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他们规定,每亩旱田的费用不得超过23元,每亩水田的费用不得超过20.4元。产量也有规定,并有奖惩制度。化肥是生产上的一笔大开支。这个队在确定单产指标的基础上,确定平均每亩水田施磷肥60斤,氮肥70斤。除第二作业组超施5斤氮肥外,其余作业组都没超过。因此,去年全队的总费用只占总收入的24.5%。
赵家堡子生产队开支无计划,花钱不怕多,损失浪费严重。在正常情况下,亩产800斤水稻,施120斤化肥就够了,而这个队去年每亩水田却下了近200斤。象这个只有400多亩的水田队,每年添1,000斤塑料薄膜就够了,他们却添了2,000斤(每斤1元8角3分)。育苗的稻种发芽率要在90%才能用,他们却把发芽率只有65%的稻种用来育苗,结果苗子不够,又花了2,100元买苗插秧。因此,去年生产费用占总收入的47.9%。
《辽宁日报》就此发表编者按说:农业生产和其他各部门一样,必须十分重视经济效益,强调发掘内涵性潜力,力争以较少的消耗获得更大的收益。长期以来,许多地方生产不计成本,建设不讲效益,这是造成农民增产不增收的一个主要原因。现在,广大农村普遍实行了责任制,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仍然需要抓得很紧,并且从备耕、春耕抓起,在每一个环节上精打细算。希望各地在春耕中一定把它当作一件大事来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