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一片童心可为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4-08
第8版()
专栏:副刊文选

“一片童心可为师”
春河
星期天,在小学四年级读书的儿子参加“红领巾为您服务”活动回来,遵老师之命写一篇记叙当天活动的作文。文章真实地记叙了他们怎样帮助一家饭店打扫卫生的情况。其中提到两名同学带病参加劳动,老师劝不走,还抢重活干,终于使一个“玻璃窗上满是灰尘,地上遍是脏物”的饭店,变得“玻璃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地板亮得能照见人影”。读完儿子的作文,看看他那被弄脏了的衣服,很为孩子们一片热诚的童心所感动。我建议他如果在文章结尾处把饭店叔叔、阿姨们对他们的赞扬写几句,文章会显得更完整。儿子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俺不能硬编呀!俺们干完活,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没说!”
事有凑巧。时隔不久,我去一家百货商店买东西,看到几名“红领巾”正在店堂里扫地。两名售货员站在柜台里唠嗑,不时地对柜台外劳动的孩子训斥着:“嗐,扫慢点!看把土都扬起来了!”其中一名男孩子忙往地上洒水,这下更糟了:“别洒水,都和泥啦!”那声音很有些刺耳,弄得几位“红领巾”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童心是热烈的,热得象一团火;童心是纯洁的,纯洁得象一池清水。人们常用“赤子之心”比喻对事业的忠诚。当“文明礼貌月”到来的时候,千千万万个“红领巾”没有辜负“少年先锋队”这个光荣称号。我们看见,在他们力所能及的地方,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怀着赤子之心投身到这伟大的运动中来,向社会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每当看到他们干起活来还有点笨拙,但却是认真地、卖力地为人民做好事的时候,我总觉得心里一阵阵发热,似乎从他们的行动里看到了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纯洁的童心又象是一面镜子,照见了自己灵魂中的污垢,大有“一片童心可为师”之感。
按照常理,成年人应是少年儿童的师表,处处要为他们树立良好的风范。然而,从古至今,事实上成年人却往往有许多方面不如孩子。孔融四岁能让梨,成年人却有的为了蝇头小利而打破头、吵翻天。少年英雄刘文学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同坏人作斗争,却有些成年人见危思一己之安,视歹徒如虎,临阵脱逃。明明是孩子们利用休息时间帮助你去干活,你却一点文明礼貌都不讲。“一句感谢的话也没说”还在其次,总不该没好气地对孩子们的善行大加斥责。两相对照,难道还不发人深思吗?
保护少年儿童们一颗颗赤诚纯洁的心,不要让十年动乱留下的尘垢玷污他们,让这一代少年儿童健康地成长起来,这是我们每个成年人不可旁贷的责任。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不仅要理解孩子们的一片心,爱护他们的可贵热情,更要注意以实际行动为他们做出榜样和表率。不然,当“红领巾”们叫你一声“叔叔”或“阿姨”时,是会感到脸红的。
(选自1982年3月16日《辽宁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