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江西湖南农村一些地方的实践表明:专业承包防治病虫害效果良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4-10
第2版()
专栏:

江西湖南农村一些地方的实践表明:
专业承包防治病虫害效果良好
江西、湖南农村在植保工作中,推广了几种专业承包防治病虫害的好形式,收到良好效果。
各种联产责任制(包括“双包”联产责任制)在江西、湖南农村普遍推行后,植保工作遇到了新问题。过去公社、大队或生产队统一管理防治病虫害,现在改变为由承包耕地的队、组和千家万户分散进行。许多社员由于缺少植保知识,加上药物、药械等准备不足,植保部门的技术指导工作又未跟上,因而出现了一些盲目施药以及人畜中毒问题。
近年来,这些地方在逐步完善生产责任制中,试办了各种形式的植保专业承包,基本上解决了上述问题。这些形式是:
(一)植保公司。江西宜春地区以社队为单位,试办了一批企业性质的植保公司,采取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营管理方法。植保公司与生产队、组或户签订承包合同,实行“四包一收”的方法,即包农药、包技术、包打药、包标准外损失赔偿,达到防治效果的收取保险费。植保公司承包的耕地所用防治费,一般比当地三年平均防治费低10%—25%。湖南湘潭、岳阳等地区也试办了植保公司。
(二)专业承包代防队。江西、湖南不少地方,以社队为单位,组织植保专业人员,建立植保队,配备药械,对需要进行植保的生产队或户进行代防;按实际防治面积,收取农药费和管理费,但不负赔偿责任。代防队的人员,防治病虫时集中,不防时分散。湖南许多社队也进行了这样的试点,效果都很好。
(三)“五统一,一分户”的承包方式。江西一些地方以生产队为单位,指定专人,进行“统一查虫,统一买药,统一配药,统一安排防治时间,统一检查效果;分户打药”。这样做,避免了户户自买、自管、自用农药,杜绝或减少了农药中毒事故。配药员查虫、配药所用的工分、费用,由各户按防治面积和实际用药数量结算。江西九江地区各产棉区已普遍推行这种办法。湖南湘潭等地一些社队也在试行。
(四)植保专业户。江西、湖南的一些社队,组织植保人员、农技员、有植保经验的社员联合承包生产队或户的植保工作。承包户只负责提供药械、帮助配药、喷药;达到防治效果的,承包户按亩收取一定费用,达不到效果的负责补治,但不赔偿损失;今年他们准备扩大承包项目,包括购药,管药。
一年多来,江西、湖南一些地方试行各种形式的植保专业承包制,效果很好,减少了病虫害损失,增加了产量,降低了防治费用,增加了社员收入,减少了人畜中毒,保护了害虫的天敌,改善了生态环境,并提高了植保专业人员技术水平。据江西一些地方统计,绝大部分植保承包田,比不承包的一般减少病虫害损失10%—20%,增产一、二成;防治病虫害费用降低25%到50%;用工减少70%—80%;承包的地方,基本上消灭了人畜中毒死亡事故。
农业部调查组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特别是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责任制以后,不少地方把植保任务也分到户,家家户户各自买农药、用农药。由于不少农户缺乏植保方面的知识,盲目用药,造成浪费损失,甚至发生人畜中毒的严重事故。改进植保工作,确保农业增产和人畜安全,已成为当前农民的一个迫切要求。
有些地方根据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原则,实行多种形式的防治病虫害专业承包责任制。有的成立植保公司,有的组织植保专业队、专业组或专业户,由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承担防治病虫害的任务。这样做,效果一般都很好,不仅提高了工作质量,省工省药,减轻病虫害的危害,保证农业增产,而且大大减少了人畜中毒事故。
大量事实表明,植保工作宜统不宜分。各地在完善责任制的过程中,应当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使植保工作逐步走向专业化。目前要采取措施,迅速改变那种把剧毒农药分散在各家各户存放、使用的状况。这是关系广大社员生命安全的大事,不可掉以轻心。
——编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