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管理有方 活而不乱——访广州清平农贸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4-10
第3版()
专栏:通讯

管理有方 活而不乱
——访广州清平农贸市场
新华社记者 唐炜
最近,记者在广州西区珠江河畔,访问了广州市最大的农贸市场——清平农贸市场。
这个农贸市场建设得很好,上有天棚,下有水泥售货台,交易场地有5,300多平方米,摊档2,000多个。每天进场购销的平均有2万多人次,上市的商品有来自18个省的肉类、三鸟(鸡、鸭、鹅)、水产、药材等12类600多个品种。
但是,据说过去这里可不是这个样子,摆摊横七竖八,有人欺行霸市,偷摸抢骗,短斤少两……只是近年来,成立了专门管理这个市场的工商行政管理所,才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在市场中段的公告栏上,工商所贴出了严肃处理卖假药的公告,提醒人们不要上当,并出示了两包用玉竹冒充高丽参,用切骨片当作鹿茸的假药,人们纷纷观看。工商所的同志告诉我,为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必须不断地同违法分子作斗争。他们同卫生部门密切配合,成立市容卫生监督组,加强商品检验,取缔江湖游医,仅去年就处理了各种假药材300多斤。他们还认真把好肉食关,严禁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冷饮、熟食上市,经常检查清理各种病坏变质的禽畜肉食。
记者来到专卖鲜活水产的摊档,只见来自四川的娃娃鱼、广西的桂花鱼、洞庭湖的甲鱼、海南岛的金钱龟,以及广州郊区的塘鱼,活蹦乱跳,顾客踊跃购买。
去年以来,工商所加强对集市价格的指导和管理,逐步推行明码标价。药材、京果海味、烧腊等300多个固定摊档的商品都有标价牌子,一目了然。对临时摆卖的34种主要农副产品,实行逢五逢十定期公布成交参考价的办法。对短秤欺人者,实行短一两、罚一斤。由于采取这些市场管理措施,集市价格日趋稳定。
这里的环境卫生很好。清扫工作早已形成制度:每天三扫一洗,一周消毒一次,隔周组织义务大扫除一次。3月15日是例行大扫除的日子,当晚7时收市后,驻场工商所和区工商管理局的领导同志带领130名干部、职工来到市场,分段包干打扫,连上盖的遮阳板和所有售货台都清洗得干干净净。他们努力争取使这个农贸市场成为执行政策好,卫生管理好,摆卖秩序好,服务态度好的先进市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