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立足于应用,调整我国计算机事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4-10
第5版()
专栏:为四化献计

立足于应用,调整我国计算机事业
实现四化,离不开计算机。根据我国计算机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我国的计算机事业,目前处于不很令人满意的状态。由于滞销,计算机年产量下降;现有计算机的利用率也低,普遍吃不饱。
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我国长期以来在计算机的研制、生产和应用上,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多年来,我国只重视计算机的研制和生产,轻视计算机的推广应用。一讲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往往只讲研制成每秒多少万次的计算机和生产了多少台计算机,不讲计算机的推广应用状况,不问利用率如何,不讲经济效果如何。在生产和应用的布局上,搞机器的研制和生产的单位多,搞机器的推广应用的单位少;在技术人员的比例上,研制硬件的技术人员多,搞应用软件的技术人员少,等等。这些做法,正好违背了计算机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一些计算机工业先进的国家里,在计算机的推广应用方面投入的力量,远远大于在生产和研制方面投入的力量,以保持计算机事业持续地迅速地发展。因此,我国的计算机事业要想扭转现在的局面,必须立足于应用,进行全面的调整。我认为,如能做好下述几方面的工作,将有利于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
一、大力加强计算机的应用环节。要迅速改变过去轻视计算机应用服务的观点,大力发展在计算机推广应用中起桥梁作用的服务公司;改进现有的计算中心的工作,主动为用户服务;加强软件的开发工作;找出我国计算机在数据处理应用上的路子,把计算机的应用从狭隘的科技计算领域扩展到数据处理的广阔领域。
二、克服生产不管应用的弊病。面对外国计算机的竞争,国内生产计算机的单位需要从性能、价格与维护等方面为用户着想,生产出性能较好,价格较低的计算机。
三、克服研制不管生产与应用的弊病。研制既要着眼于赶超,更要立足于应用;既要追求某些方面的高精尖技术,更要多采用适用技术,研制出便于工厂生产,便于推广应用的计算机。
四、关于计算机人材,除了在高等院校有计划地培养外,应采用短训班等多种途径加速培养(尤其是机器的使用人员和维护人员),使国内现有的计算机能够尽快地得到充分利用。从长远看,国内的计算机教育,应有一个从中学到大学的纵深体系,如罗马尼亚、日本那样。
五、大力开展计算机推广应用的普及宣传。要通过电视、电影、展览会等各种形式,宣传计算机的应用。建议有关部门每年抽出一周时间作为计算机推广应用普及宣传周,在全国各地举办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六、国家外贸部门和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在价格、税收等方面保护、扶植本国计算机工业的发展,对进口的外国计算机要加以适当的限制。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陆业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