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西奈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4-10
第6版()
专栏:

西奈行 连载
本报记者 林皎明
(二)
贝都因人是西奈居民的主体。他们分属于几十个部族,世世代代过着游牧生活。有限的淡水供应把他们逐渐吸引到北部沿海地带。埃及政府三年来推行贝都因人定居政策,开始收到一定成效。用水泥、石块垒成的简易住宅,建在破旧的帐篷群间,游牧小学、商店、集市逐一出现,标志着现代文明社会的种子在沙漠中顽强地萌发。尽管如此,仍然有许多贝都因人“飘泊”在沙海中,以致弄不清西奈的确切人口数字。按估计的18万人算,西奈每平方公里只有3个人。
记者访问了阿里什郊外一家贝都因人的帐篷。“阿里什”的意思是凉棚、帐篷群。帐篷用各式各样的麻布片缝成,四角由木棍撑起,中间用一根较长的粗木顶起帐顶。帐篷的面积约有十几平方米,分成两间,有一人多高。背风一面敞开着。帐内除一个火盆和零碎杂物外,看不见任何摆设。帐篷外有一堵用蓖麻秆扎成的矮墙。
贝都因人性格骠悍,极为好客。热情的问候寒喧之后,主人在柔软的细沙上铺一条褥子,请我们坐下。主妇扯紧脸上的黑纱,端上只有在阿拉伯半岛上才能喝到的、加有薄荷的甜红茶。主人名叫穆斯塔法,古铜色脸盘,一身白袍,岁数不大,却很老练,说话带有西亚“夏姆”地区口音。据他说,他那一部族有300多口人,周围帐篷里的人都属于他的家族。原来,他们就是历史上有过记载的比利部族。
部族在西奈沙漠流动放牧,近一年多时间才暂时安居在阿里什城郊。羊群是整个部族的主要财产,由部族定人轮换进山放牧。一头羊能卖50埃镑,卖了羊在集市上换回面粉、茶叶、食糖等生活必需品。在这个部族中已经出现现代生活方式。一些部族成员搬进了政府设立的贝都因人定居村,乐于继续游牧的人的帐篷顶上已架上电视机的天线;烧茶做饭用上了煤油炉。在沙堆里玩耍的一个漂亮小姑娘,拿出一支圆珠笔,写下她学校的地址,请中国客人寄她一张合影照片。
透过比利部族的生活变化大概可以管窥西奈贝都因人生活方式的一斑。 (待续)(附图片)
西奈的贝都因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