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美元“威风凛凛”的后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4-10
第7版()
专栏:经济札记

美元“威风凛凛”的后面
谷津
美元在国际货币市场上似乎变得更加“威风凛凛”了。去年它的对外汇价上升了18%。今年以来,仍在节节上升。到3月底为止,日元同美元相比,币价下跌幅度已超过了10%。西欧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比价也都纷纷下跌。
但是,美元的节节上升,在美国也并未博得多少喝采声,反而引起经济界的重重忧虑。
以汽车、钢铁、纺织等为代表的美国竞争力较弱的工业,在美元历次升值中几乎都无例外地叫苦不迭。原来,美元汇价每一次上升,总是使它们的按美元估价的产品在国外市场上折合成当地货币时售价更昂贵,而外国货币的汇价每次下跌则相反地只会使它们的产品在美国市场上变得更加便宜。当日本汽车在美国的售价每辆要比美国同样的汽车平均便宜1,800美元的时候,美元对日元的不断升值当然要使美国汽车工业处于更加不利地位。
国内经济实力雄厚,出口竞争力强,工业生产效率高,这是一个国家的货币信用坚强的基础。但是一年多来美国经济萎靡不振,生产率出现下降。去年的外贸逆差高达397亿美元,今年的逆差估计还要大。在这种情况下,美元汇价却一股劲儿上涨,这显然另有他故。
谜底其实并不难找。这就是美国的高利率在作祟。因为一年多来美元的汇价一直随着美国国内的利率同起伏。去年夏末利率下降,美元汇价也下降,9月以后利率提高,美元汇价也跟着上升。直到最近,仍然如此。美国长时期来以高利率吸引外国游资,诱使人们抢购美元。加上美国国家银行严格控制货币供应数量,美元汇价当然就要不断上升了。
可是,美元的强大不过是虚有其表。长期保持这种假象,只能带来灾难。难怪美国国内的一些大报刊最近纷纷发出警告,反对美元汇价过高,同时要求制止投机性的国际游资大量流入美国,以免留下祸根。
根治之道显然在于降低美国的利率。可是,当美国的联邦储备委员会(国家银行)为遏制通货膨胀一味控制货币供应量,而美国联邦预算赤字又一股劲儿地在扩大,政府不得不向金融市场大量借款,银行利率又怎能降得下来呢?
矛盾重重,困难更大,这就是被美元“威风凛凛”的帷幕所遮盖起来的实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