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西德经济困境难以解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4-10
第7版()
专栏:

西德经济困境难以解脱
宋坚
西德,这个曾经被称为欧洲“经济巨人”的国家,目前正处在难以解脱的经济困境之中。1980年危机过后,人们原本以为会迎来一个经济增长的年头,但事与愿违,过去的一年仍然是一幅暗淡的图景。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下降0.3%,工业生产下降1.8%。全年平均失业人数127.2万人,超过上次危机最高年份1975年的18.4%。破产企业达11,400家,比1980年增25.8%,创战后历史最高纪录。通货膨胀有增无已。到去年10月为止,国内物价指数几乎全都呈增加之势。全年平均批发物价上涨8 .2%,消费物价上涨5.9%,均高于上年水平。对于1982年发展前景,据西德一些研究机构分析,也没有太多的令人鼓舞的迹象。
首先,国内需求继续疲软,生产与需求的尖锐矛盾并未因上年度危机高潮已过而有所缓和。去年按不变价格计算的私人消费计4,934亿马克,比上年下降1.1%。占私人消费近一半的零售贸易实际减少2.7%。其中大类商品的零售贸易量普遍下降,食品和饮料下降1 .4%,服装和鞋下降4.6%,家庭用品减少3.2%等。
去年私人实际消费的下降是战后以来的第一次。战后西德经济长期发展较快,这与私人消费的增长有密切关系。国内消费和对外贸易一样,成为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私人消费首次出现下降表明西德经济进一步恶化。
在消费需求下降的同时,生产需求也呈现疲软。去年国内工业新订货总值减少1 .2%。基本材料(钢铁、化工等)、资本货物(机器制造)以及消费资料三大部类订单数额都是下降的,幅度均在5%以上。
此外,固定资本投资也在继续下降。去年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固定资本投资2,064亿马克,比上年减少2.9%。其中设备投资减少2.4%,建筑投资减少3.3%。从季度看,去年第一季度下降幅度最大,二、三季度有所回升,但第四季度降至新的低点,比危机前高点的1980年第一季度少6.1%。
去年西德实际投资下降的根本原因,一是企业利润率继续下降,投资无大利可图;二是银行利率提高,迫使企业减少信贷需求。
最后,政府经济政策的举棋不定也加重了萧条局面。西德政府经济政策的主要办法是轮换采用扩张和紧缩两种措施来影响经济进程。但这种政策去年在国外高利率和政府财政赤字的影响下受到很大损害。今年初所采取的总额为125亿马克的刺激经济计划,表明经济政策重点在一定程度又转向扩张,但区区125亿马克,杯水车薪,作用是有限的。
西德经济困难状况目前看来还要继续一段时间,今年下半年以后情况可能有所缓和,但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看来还很遥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