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左老汉正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4-11
第2版()
专栏:农村新貌

左老汉正名
河南省新县千斤公社大塘大队左洼生产队年近六十的左老汉,最近当众宣布:如今已变富,正名左光彩。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左老汉出生后,父母希望他将来能替父辈增光加彩,就给他取名叫左光彩。解放后,左光彩和他的名字一样,确确实实光彩了些年。可是,后来由于左的影响,几年的光景,就把个左洼生产队折腾得“山穷水尽”了。左光彩10口之家,不仅吃穿顾不住,还欠了700多块钱的债。仅有的3间旧瓦房,早就“晴露阳光雨漏水”了。左光彩白天愁,夜里愁,五十多岁白发满头。队里的一些人有时穷开心地问他:“老左叔,日子过得还光彩吗?”他听后把手一挥,生气地说:“光彩个啥?真不如叫光穷”。打这以后,队里老少就常常喊他左“光穷”了。
1979年,党制定的富国裕民政策传到了山沟里,左老汉琢磨:要想早富快富,单靠种好5亩2分责任田不行,还得想点其他生财之道。“江河满,山水凑”嘛。咱队四面都是山,山上野生红藤多,利用这个条件搞藤编,倒是投资小、见效快的好营生。1980年,他安排两个儿子和大儿媳妇负责种好责任田,他自费到公社综合厂拜师学藤编。3个月“出师”回家,立即动手干起了藤编行当。当年全家总收入为2,700多元,还清外债后,还有结余。去年,他家又喂猪喂鸡、养兔放鸭。全家齐心协力,一年下来,收打粮食6,900多斤,油脂74斤,出售藤椅170多张,加上种植业、养殖业,全年总收入达4,400多元。左老汉利用这笔收入,当年整修了3间旧瓦房,盖了4间新瓦房,添置了缝纫机、收音机、手表,还为二儿子办了婚事。大伙说:“老左叔,如今再不能喊你左光穷啦!”他高兴地把手一挥,当众宣布说:“靠党的好政策,我现在富起来了。从今天起,正名左光彩!” 河南省新县广播站
金世绵 王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