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8阅读
  • 0回复

发明采煤掏槽钎子的李庆萱 由于掏槽钎子的发明,使我国采煤方法在现有基础上前进了一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9-26
第6版()
专栏:

  发明采煤掏槽钎子的李庆萱
由于掏槽钎子的发明,使我国采煤方法在现有基础上前进了一步。
林里
一九四九年底,在我国最东北角的鹤岗煤矿上,出现了一种新式采煤工具,叫做药壶式掏槽钎子。这个工具的出现,把多年停滞不前的采煤工具推进了一步,使用火药崩的煤效率提高近一倍。鹤岗矿把它扩展到回采上,每炮下煤五吨半,比以前的二吨提高了一点七五倍。开创鹤岗采掘效率的新纪录。消息传出后,东北、华北、乃至华东各矿,先后派员前往参观学习。东北人民政府发出奖励通告,给予一等红旗奖章、并一千万元(东北币)奖金。这位直接深入矿井,和工人一起改进采煤工具的首创者,就是李庆萱同志。
放下技术人员的“架子”到矿内和工人工作生活在一起
李庆萱是个普通技术员,而且是刚由机电工程转到坑下采煤的。他没有进过专门学校,他的成功,是建筑在从实际出发,解决现实问题,把个人技术与群众结合在一起的方法上。
他说启发他决心改革采煤工具的,主要是工人们的热情劳动。那时,鹤岗矿工和全东北的工人一样,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创造新纪录运动。做为技术人员的李庆萱,被派往南山矿十一坑帮助工作。他放下技术人员的“架子”,到矿坑内的掌子里和工人一起工作。他看见刨煤工人个个汗流浃背,装车工人疲惫异常,每个人都拿出了全身力气,而产量仅只提高了三分之一。他一方面为工人的劳动热情所激动,一方面想到自己责任的重大。并从而得出结论说:单靠提高劳动强度,是不能创造更高的纪录的。于是他下决心从改进技术上找出路。
然而,他仔细观察了刨煤、装车的各个环节,找不出可以改革的地方。
钻研前人经验找到改进门路
那是在动员创新纪录运动的一次会议上,他听人说:南山矿十二坑用火药崩煤的时候,有一次第一炮没有响好,二次装药后,崩下的煤比往常特别多。根据这一传说,他考察当时“打眼放炮”的采煤过程,先掏槽,而且要在各距一米半的煤面上,同时锥上四个眼,掏进一米深。眼的终点相距十五生的,各装火药两包,外部用泥塞堵死,使其同时爆炸。这就可以把四个眼之间的、大约一吨半的煤崩下,俗语叫做“锥心炮”。李庆萱反复研究以后,发觉这一办法会使药力分散,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爆破力。他再研究爆破面积,发觉四个眼道的泥塞就占了六分之一。泥塞的抵抗力与用石头夹着的煤块相比是很小的。而且泥塞堵不好就炸不了。他反过来想:如果能把火药集中于一起,爆破力就会加大。减少泥塞所占面积,就可加强外部的抵抗力,相对增强爆破力。前面的传说,他肯定就是由于火药集中与加多了的缘故。
可是,怎样集中火药,并充分发挥其威力呢?
开始他简单的想到多装火药,多填泥塞。他企图把原来每眼装两包药增至四五包。然而这会成为长药条,不但不能集中,而且牵联到引爆雷管的按装位置。这显然不能解决问题。他想干脆换个大钎子,把炮眼打粗粗的、大大的。可以加多火药并解决一同引爆的疑难。然而泥塞随之加大,外部抵抗力更小,炮的力量依然向外爆射。因此这也行不通。最后他研究了爆破原理,以及火药的爆破范围,还是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他去请教工程师,两个工程师说了两种办法,但都不适合于目前的需要。然而从工程师的谈话里,他却得到很大的启示。他肯定:要想加强爆破力,就只有把炮眼变细,终点加大,最理想的是掏成一个鎯头形的药窠。
然而,怎样实现他所理想的计划呢?还是没有办法。为了找到这条道路,他独自坐在屋子里想,躺在床上想,走起路来也在想,然而越想越苦闷。
奇怪的苏联钥匙解决了他的疑难
一天早晨,李庆萱到办公室上班。因来得太早,门还锁着。他找到钥匙一看,是一根直棍,不知如何使用。再看看锁,样子非常新奇,是苏联制造,开管处只有一个圆眼。这怎末开呢?进一步检查,他发觉钥匙的前端是一个活头,可以分做两股叉开,上下一根轴,嵌着一个活动的铜片。铜片顶着东西的时候,就弯回头来,伸到锁子里面,可以自由直、弯。他突然感觉到这就是他所想的掏槽钎子。他兴奋的门也不开,饭也不吃,一股劲跑回南山矿去了。
他要制造一种能拐弯的掏槽钎子。把计划报告给矿务局长,立即得到局长的鼓励;他把掏槽钎子可以仿照苏联钥匙制作法的道理讲给工程师,工程师认为一定成功。他把制做计划介绍给工人们,得到广大工人的拥护。在各方面鼓励、赞助与拥护下,李庆萱把研究过程、目的与制作法讲给铁工李士英,李士英懂得这是新纪录运动中的大成功,于是立即动手干起来。
工人动手制钎子、矿师一齐来研究
拐弯钎子不久就由工人李士英制成了。试验期间田欲学、杜殿魁两位矿师亦参加了。初次试验肯定了钎子能够拐弯。第一次装了八包粘药,爆炸后崩下的煤很好。但粉煤太多。田、杜矿师研究后,认为以后应该深打眼,少装药。遵照两位矿师的意见认为以装五包药为宜。同时发现有煤尘爆发的危险,经过田矿师的研究,决定在掏槽装药后,把泥塞的外边装上两个岩粉(石灰末)袋,火药爆发的同时,岩粉即可混入煤尘中间,就可避免煤尘爆发的危险。在一切技术问题解决之后,十一坑坑长提议到煤质硬的掌子去试验,以便普遍推广。试验结果同样良好。在试验成功后的狂欢中,他们仔细观察新式钎子的效能。发现掏成的药窠很像壶形,炮眼犹如壶把。田欲学矿师提议命名为:“药壶式掏槽钎子”。立即博得李庆萱及全体人员的赞同。至此,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及东北煤矿管理局发出奖励通告。对新式工具做了适当评价,要在全东北煤矿上推广。通告中说:
药壶式的掏槽钎子创采掘效率新纪录
“……这是目前煤矿采掘技术上的重大成就。不但使掘进效率提高,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给国家节省了巨大财富。由于效率提高,生产力也随之提高。如以该矿一九五○年掘进任务四八、○○○米来算,共七十一个掌子生产,过去每个掌子每天平均只前进三米,要九个月才能完成,以新的方法打眼,每班放两次炮,每个掌子每天至少能前进七米,只要四个月就可完成任务。这是新纪录运动在目前的重大收获。……”
李庆萱制造的药壶式掏槽钎子现已传播到华北与华东,并将推广到西南与中南。他的成功,引起全国各煤矿的注意。北京电影公司还从数千里外跑去,专为李庆萱及其发明的掏槽钎子采煤法拍制了影片。但他认为更重要的是找到了技术与工人相结合的道路。因而今年五月鹤岗实行机械化采煤时,李庆萱被派东山矿一二○掌子做重点试验。去后他就很自然的把机械化计划交给工人讨论,但当时不少技术人员认为没有和工人商量的必要。说工人不懂机械,商量不出什么名堂。但李庆萱亲自动手,和工人一起讨论,一起学习。一有时间就向工人讲解机械化的图表制。和技术操作等问题。工人们感到现在的技术人员和自己是一家了,技术人员也感到工作好做了。一二○掌子的产煤量,很快上升到高于以往三倍的数目,达到日产四百吨煤的新纪录,为鹤岗全矿实行机械化作了良好的开端。
推广机械化采煤再创产煤新纪录
试行机械化采煤的成功,使李庆萱光荣的参加了共产党。同时他和群众的联系也更密切了。所以当他要离开一二○掌子,回矿务局工作的时候,李庆萱和工人都表示恋恋不舍。当时工人提出要为纪念李庆萱同志的帮助而开展新纪录。在这一口号下,一二○掌子的产量又一跃而为六百七十五吨。工人们同时献给李庆萱一面锦旗,上面绣着:“向经济建设的先锋——布尔塞维克技术者看齐。”李庆萱同志当时紧握着工人的手,流出了感激的热泪。
其实李庆萱的声誉和影响还不仅仅是在工人中,连工人的家属和子弟,一提到李庆萱也是翘起大拇指表示对他的崇敬,职工子弟学校的小学生,在作文簿上写着:“我将来要像李庆萱一样”。“不怕困难,发明创造的李庆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由于他在群众中的深刻影响,他被选为矿务局管理委员会的委员,鹤岗市人民代表会的代表,松江省人民协商会的委员,以及全国煤矿工会筹委会的委员等。
在来首都开会之前,李庆萱刚刚写完康拜因联合采煤机的技术知识浅解。这是为了使工人们能够掌握近代化工具的又一功绩。有了它,工人们可以很快学会技术操作,因而鹤岗矿才能大胆提出于国庆日开始重点试验联合采煤机。李庆萱计划在工农兵劳模代表大会以后,集中精力推行联合采煤机采煤。他并预言:有了过去技术和群众结合的经验,联合采煤机的推行一定会获得成功。(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