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别开生面的西藏曲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4-11
第5版()
专栏:

别开生面的西藏曲艺
本报讯 记者张世英报道:3月在苏州举行的全国曲艺优秀节目(南方片)观摩演出中,西藏自治区曲艺代表队演出了具有民族特色、别具风格的曲艺节目。这些节目中,有反映现实生活的,也有歌唱古代英雄人物的,艺术上都有特色。折嘎,是一种曲艺形式,如同内地的莲花落。过去,流浪乞讨的折嘎艺人,肩披面目,怀揣木碗,手执木棍,走遍城乡和牧区进行演唱。现在,他们运用这一传统形式演出的双人折嘎《贺喜》,热情地赞扬了党中央发出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后,西藏人民走上富裕生活的新气象。他们经过整理改编的六弦弹唱《格萨尔》门岭之战片断,反映了古代藏族门岭两地之间由分争而和睦的故事。在表演方式上,过去都是一个人说唱,现在他们增加了人物,加强了音乐形象,有领唱和齐唱,舞台表演更加丰富。其中土登和米玛表演的藏语相声《歌舞的海洋》,风趣、幽默,生动地反映了西藏丰富多采的歌舞,批判了轻视民族民间艺术,盲目崇拜外来不健康歌曲的影响。他们的表演,受到来自各地的曲艺工作者的欢迎和赞扬。
藏语相声,是六十年代在西藏双人对白“朝会”的基础上,借鉴内地相声艺术的长处逐步形成的。歌舞演员土登和米玛,看了在北京民族学院工作的洛桑多吉在拉萨表演的相声《醉酒》以后,爱上了这一艺术,经过学习,演起相声来。他们认真地研究了内地的相声艺术技巧,创作和演出了《醉酒》、《治穷致富》、《树新风》等节目。现在,西藏不少地区已有了藏语相声节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