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听远方有歌声——《台湾诗选》二集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4-12
第8版()
专栏:

听远方有歌声
——《台湾诗选》二集序
艾青美应该是完整的——浑圆象一个苹果,没有被虫咬过;残缺不全是遗憾,象一个拄着拐棍的伤员,谁看了也要伤心!
中华民族被互相隔绝,互相对立,互相被遗忘。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还要延续下去,到什么时候才能终结?为什么时间不能愈合创伤?
听,远方传来了声音,声音多么悲哀,多么凄惨,诉不尽的乡愁,说不完的离恨……
相隔三十多年,出去时是儿童,现在是青年,出去时是壮年,现在是白发苍苍。
虽然
根须伸了又伸
却总不能触及
生我的乡土
舒兰:《瓶竹》
牵也牵不住的小雨丝丝哪
总在我心深处
挑着,刺绣着
缠绵的乡愁
亚微:《故乡的雨》
风霜雨雪无时不在摇撼着人们的灵魂,见到什么东西也会触动记忆:
我有多少年没见过雪了
鲁松:《属于我的童年》
双手捧一把雪象是手捧故

彭邦桢:《悲雪》
“每逢佳节倍思亲”,见到了月亮,勾引起多少哀愁,“举杯销愁愁更愁”:
干下那一壶家乡的
思念
方明:《赏月》
啊!谁说秋天月圆
佳节中尽是残缺
——每回西风走过
总踩痛我思乡的弦!
蓉子:《晚秋的乡愁》仰望天空发问:
故国哟,啊啊,要到何年
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
节?……
纪弦:《一片槐树叶》
时间是幻变无穷的,有时过得很慢,有时却过得很快。三十多年——
醒来方知
青春已老
沙漠:《乡愁》
如今呢?如今我一贫如洗。
流行歌曲和霓虹灯使我的
思想贫血。
站在神经错乱的街头,
我不知道该走向哪里。
杨唤:《乡愁》没有回答。
总之
正正经经地
呼吸了这么久
就是
没有声音
向旺:《烟囱》
千百万人成了“一种不属于土壤的植物”、“就这样不舍昼夜地盼望”,成了长颈鹿一样“他们瞻望岁月”。
除了乡愁,诗人们也提出了申诉。
在不合理的这个世界里
为何有人充满淫逸荒嬉
而有人哀愁
哭泣
宋泽荣:《乡景》
关心社会,关心人民的生活,写出了《小市民的心声》,写出了象《失业的日子》、《铁轨工人的悲歌》;象《对峙》、《蜗牛》发出绝望的呼声;《四十的狂徒》是知识分子的愤懑;《女工心声》纪录了妇女的不平:
我们始终是小小的蜡烛
只知道自己被燃烧
愈来愈短
李昌宪:《女工心声》
多么悲凉,多么不幸,多么绝望的声音。但是依然不丧失信心:
我们或许终于飞不成
我们的子孙却要飞成
看啊!多美丽的
蝴蝶王国
牧尹:《蝴蝶标本》
这都由于分割的局面造成的。月亮是同一个月亮,国土是同一的国土,唱出了——
卅年后的今天……
咱家的心里一直在嘀咕着
以及深深深深地惦记着
“月是故乡明!”
张默:《月是故乡明》
我们的确遗失了许许多多宝贵的岁月了,隔离了也太久远;现在是要结束哀叹的日子了。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唱一支共同的歌?”唱一支完整的歌,唱一支团聚的歌?同样的月色照耀着海峡两岸,唱一支“天上的月亮同样明!”
1981年10月24日北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