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花城春意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4-13
第6版()
专栏:

花城春意浓
李宁来
4月,布加勒斯特春意正浓,在园林里,望不断的樱桃树,满树堆花似雪。海勒斯特勒乌公园湖边的垂柳暗暗地换上了鹅黄色的春装。春天的花朵不仅已经绽开在园林深处,也盛开在座座建筑群四周的草坪和居民楼的层层阳台上,在通衢大道中心的花坛上,更可以看到花团堆锦、群芳争妍,人们用姹紫嫣红的花朵组成了“罗马尼亚共产党万岁”的字样。
布加勒斯特人每年要栽种2,500万株鲜花,如果按全国人口平均,从老人到新生儿正好每人一株多一点。怪不得布加勒斯特素有“花之城”或“花园城市”的称号。
布加勒斯特人爱花是有传统的。早在一百多年以前,全市就已设有大约60个公园和街心花园。布加勒斯特最早的公园是基西列夫公园和奇什密久公园。为了修建这两个公园,专门聘请了当时欧洲最著名的园艺学家进行设计,从首都郊区的森林中,移栽来开花多的树种。良种的栗子树是从戈尔日县移植来的,而核桃树则选自登博维察县。那片片的小灌木丛也是专从布拉索夫县运来的。甚至还从著名的维也纳森林选购了一些树苗。解放以后,在市郊又陆续开辟了一些新的园地。目前按人口平均计算,布加勒斯特的绿化面积为每人20平方米。如果你问布加勒斯特人,当前的绿化工作有什么新的特点时,他们会风趣地说,那就是向“立体化”发展。在楼房的墙壁上,别墅周围的栅栏上,层叠参差的阳台上和参天的大树上都有爬墙虎、蔷薇等花影。
布加勒斯特人常说,首都是整个国家的“名片”,是代表全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它应当显示出罗马尼亚人民的勤劳美德和对美好事物的爱好。布加勒斯特人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布加勒斯特有不少公园,例如前些年新建成的青年公园和位于城市北部的海勒斯特勒乌公园都是青年人义务劳动的成果。在街心花园的边缘经常可以看到一块小小的木牌,上面写着“××学校”,表明这块园地是由这个学校的学生负责管理的。1977年罗马尼亚遭受7.2级强烈地震。在地震以后的一个星期天,布加勒斯特人倾城出动,把倒塌房屋的砖石瓦砾清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在空地上铺上了绿茸茸的草皮,种上了鲜花。听说连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参加了“为美化首都,每个孩子种一株花”的有趣活动。
布加勒斯特人意味深长地说:“要从凯旋门下过(意指取得胜利),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需要排除不是一个,而是许许多多的困难”。他们和全体罗马尼亚人一样,响应党的各项号召,立志把祖国建设成为鲜花满园的大花园。(附图片)
布加勒斯特的春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