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花脸春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4-13
第8版()
专栏:

花脸春秋
峻骧
六、群英会上兄弟相揖
近二百年来,京剧所以能发展成今天这样花繁叶茂的民族表演艺术,是与许多老辈艺人辛勤劳动分不开的,许多有成就的戏曲艺人,终生都在辛勤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精酿佳蜜。真正有成就、有见地的艺术家从来都是善于向他人学习的;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人是成不了艺术家的。奖掖后进,富于伯乐精神,更是那些诚挚的艺术家共同的品格。1956年拍摄电影《群英会》就是一例。那年袁世海正在国外演出,归来得知让他饰演曹操,他立即谢绝,因为这是他的业师郝寿臣的角色呀,郝老当时正担任北京戏校校长,中国戏校校长肖长华先生将饰演蒋干,二老同台两校增辉。郝老早有“活孟德”之美誉。与肖、谭(富英)、马(连良)诸名家同台,自是群英相会。再说当时郝已是年近七十之人,自当留影后世。故而袁世海执意不从。剧院领导却笑着对他说:“是郝老推荐你的呀,师命莫违呀。”袁世海急奔郝师住处,一问果是如此。郝老捋须说道:“好好演吧,我老啦,为了艺术么,你会比我出色呀。”这番话使袁世海铭感终生。
袁世海为了演好戏中“横槊赋诗”一场,专程去找在富连成教他此戏的肖长华先生。肖老却说:“科班教师缺,我才串行教你们,现在你应当请你业师教哇。”袁又去找郝老师。郝老一看剧本,备加赞赏,说这个戏编得好,并诚恳地对袁说:“肖老昆乱不挡,亲编此戏,自有很多卓见,你还是请他给你说说。”这两位老校长相互推重和谦让,却使袁世海为了难。他灵机一动,想出个高招儿。一天,他将两位老师请到家里,郝老见到肖老就赞扬此戏编得好。肖老说:“你是活曹操,正该你教,对观众负责么,你就给世海加加工吧。”肖老盛情面恳,郝老只好接受。他悉心研究了“横槊赋诗”,一句一句给袁世海解说,对曹操那段“自起义兵把贼讨”到“一统山河乐唐尧”的大段唱词大为欣赏,同时他也提出自己的加工意见,这段原唱“流水”,郝老说:“此时孟德在文臣武将面前,正是踌躇满志的时候,单唱流水板,太小啦,不能表现他的精神气概。”郝老将这段流水,加工为“导板”、“原板”转“快板”,使这段唱词气势磅礴,更鲜明地抒发了曹操横槊赋诗时的襟怀。肖老对郝老的改动也甚推重,在他的《谈艺录》中曾专门提及此事。
幕后肖、郝二位老兄弟的互相揖让,世人知之甚少;幕前各位演员互相礼让的情形,粗心人也看不出来。原来电影演员表按惯例是以角色主次排列的,《群英会》片头却打破惯例,按科班师生兄弟齿序排列,演曹操的袁世海屈居饰黄盖的裘盛戎名下,心悦诚服。事儿虽小,却体现了新时代的新精神。当然在艺术上有时师生兄弟之间并非没有争执。郝、袁关于《桃花村》的一番争论就是一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