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天津电炉厂职工爱护国家物资 把已售出的积压产品收回,加工改制成适销对路的“活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4-14
第3版()
专栏:

天津电炉厂职工爱护国家物资
把已售出的积压产品收回,加工改制成适销对路的“活货”
本报讯 记者杨继绳报道:最近,天津电炉厂先后售出几十台工业电炉,每台电炉出厂时,工人们总是怀着激动的心情,目送装运电炉的汽车开得很远。这个厂每年卖出电炉成千上万台,为什么对这几十台特别重视?
以前,工业电炉一向实行统购包销。前几年,物资部门收购了70台电炉,由于产需脱节,不合用户要求,没有运走,一直存放在厂院里。再放下去,零件锈蚀了,很可能变成一堆废铁。从生产厂来说,账本上这批电炉已卖出,产值完成了,利润上交了,用户不运是他们自己的事。但是,厂里职工毕竟心不安,干部看了着急,工人看了心疼。
有一次,厂长李永广望着那一台台被日晒、风吹、雨淋得包装陈旧不堪的电炉,皱起眉头寻思着。突然,他对身旁的同志说:“把它买回来,加以修理、改装,使它成为适合市场需要的‘活货’。”
厂长的意见一下传开了,人们议论纷纷。搞经营的说:“新电炉还不好卖,又把旧的买回来,这不是自己挤自己?”搞财务的说:“这批电炉价值近百万元,流动资金不足,向银行贷款付的利息就是个不小数目!”还有一些同志认为:“几年以前就甩掉的包袱,再把它背回来,是件傻事!”
这傻事该不该干?甩掉的包袱要不要背回来?经过一番争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该干。只算本厂小账,确实划不来;一算国家大账,却很值得。
电炉买回来后,经过整修、改装,适用可靠,大部分已经卖了出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