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人的工作精力变化与行为管理探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4-15
第3版()
专栏:

人的工作精力变化与行为管理探讨
张荫发
本文作者是一位工厂党委副书记,今年五十三岁。他在工厂管理中,学习现代科学知识,探讨人的工作精力变化与行为管理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领导干部实现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要作许多切实的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研究、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的组织管理经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希望更多的同志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编者
每个劳动者一生平均工作三十五年,大约有40,000多个工作小时,在哪些时间里人的工作精力最充沛,在哪些时间里人的精力处于低潮?人的工作精力变化是否有规律可循?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人和自然界的其它生物一样,身体的各项生理活动都带有明显的时间节律。每天、每周、每月,甚至每季、每年,人的工作精力都在按一条曲线有节奏地变化着,都有其周期性的节律。这种现象,生物学家称为人体的“生物钟”。
从体力劳动者,如机加工工人来观察,每天的工作精力变化是“两个循环,三个阶段”。上午是第一个循环。第一阶段是工作开始进入正常生产前的适应阶段。这个阶段是把操作恢复到头一天的熟练程度;就是高级工也不例外。这个适应阶段有的用十几分钟,长的则要一个小时。这同生产或工作的准备程度,人对专业技术的熟练程度和心理状态有关。第二个阶段是工作精力稳定阶段,因为工人经过一夜的睡眠,体力和脑力得到恢复,为当天的精力积聚了能量,加之经过适应阶段,恢复了熟练程度,人们头脑清晰,识记清楚,操作准确。在上午的四个小时中,中间两个小时是人们精力最旺盛的时间,是一天中的“黄金时间”。我们在四个机加工车间近300名操作工人中的调查证明,这两个小时生产效率比其它时间要高40—50%,有的甚至高出一倍。上午经过两至三小时的劳动,由于生理支付,逐渐疲劳,工作精力开始下降。这就是第三个阶段,即精力下降阶段。这个阶段,人们的精力开始分散,有些体力强度高的工人有“饥感”,在精神上要准备吃午饭,这是生产效率最差的时间。中午经过吃午饭和午休,在下午开始进入第二个循环。下午人的精力通常不如上午,适应阶段时间很短。但从精力稳定阶段走向旺盛阶段和第一个循环相反,它不仅精力旺盛时间短,而且这个旺盛时间出现在下班之前,干得正起劲的时候就快下班了,要填写工作卡片和质量卡片,擦拭机床,整理工具箱,准备交班。这个循环的第三阶段很短。综上所述,一个机加工劳动工人,一天8小时,工作精力稳定阶段只有5个多小时,精力旺盛时间3个多小时。
企业的“两班制”、“三班倒”,换班都要有一个适应期,这个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但人的精力和人体中的各项功能都要有一个或长或短的调节时间。换班太勤,不利于精力调整,甚至会造成调节失调。夜班工作,精力旺盛时间是晚上的六至十点。我们曾在3个车间做过夜班“弹性时间”试验:凡是确保质量完成定额计划的可提前下班。结果绝大多数工人在这个旺盛的3小时中完成7个半小时的任务。夜班的主客观条件都不如白班,夜间容易使人们情绪低沉(特别是下半夜),人的思维能力低于白班。由于人们长期“昼夜节律”的习惯,生理活动比白天差(人的体温夜间要比白天低1.1℃;正常人白天每分钟呼吸18次,夜班要少一两次;脉搏也低于白天;许多激素和酶的浓度也都低于白天)。但这些不利因素经过调整,随着习惯的改变是会有变化的。因为人有发达的大脑皮层,解剖学家已发现人的脑干中存在一个管理时间节律的神经核,它对“人体钟”的形成有影响。但人体中的“生物钟”并不那么刻板,它有较大的可塑性,比较易于调拨。只要加强夜班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振奋夜班职工的工作精神,可以使精力稳定阶段延长。
至于脑力劳动者(如设计工作和一部分管理业务工作)的工作精力和体力劳动者则不完全相同。据科学家调查,有70%的人早晨工作能动性最高,另有30%的人晚上能动性最高。早晨这段时间,人们经过睡眠,大脑已在睡觉过程中作完了对头一天输入信息的整理编码,该储存的已储存,不需要的已舍掉,加上没有“前摄抑制”现象的干扰,故识记印象非常清晰,易于发挥创造性。夜间“深静”,没有打扰,精力、思路、灵感易于结合,是一个高效率时刻,也是一个高效记忆时刻。如果睡前不输入新的信息,因而也不存在“倒摄抑制”。储存的信息在人脑中既有利于保存,又有利于第二天提取。这是管理工作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最佳时间。
每周、每月、每季甚至每年,人的工作精力变化规律都是不同的。这就是说人体中存在着“时钟”“日钟”“月钟”和“年钟”。人的工作精力变化跟时间有直接的关联。如每周6个工作日,头两天(即星期一、二)同样是一周的适应期。人的工作精力一般在一周的第三、四天最旺盛,然后逐渐下降。人的工作精力不仅受生理活动机制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制约,往往还受习惯的影响。如星期六很多青年工人生产时间精力不集中,有的考虑星期天会朋友,有的考虑星期天的家务,星期一上班后又不能马上“收心”。所以星期六和星期一的质量事故和技术事故比平时多。在我们这个万人的大工厂里,五年发生技术安全事故共277起,其中75%发生在星期六和星期一。据外国资料介绍,美国人买汽车都争买星期二、三、四这三天装配的;认为星期一和星期五(他们每周五个工作日)装配汽车工人精力分散,质量下降,影响性能。当然事情也不都是绝对的。人的工作精力在月度、季度和年度的变化受管理工作的影响也很大。由于管理工作不正常,不能做到常年均衡节奏的生产,人的工作精力就是旺盛时期也发挥不了作用。因为养成一种“月初松,月末紧”的习惯,每月后两周势必迫使人们发挥能动性。每季季末的一个月也是这样(为了完成国家考核的计划)。这就把人们精力的“时钟”人为地调拨到适应生产形势上来。从全年来考察,一年四个季度,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是人们精力旺盛和容易充分发挥作用的季节。一季度和三季度一般说来是下降季节。
人体的精力通常遵循生物钟所规定的时间,这是探索人们精力变化的重要规律。目前科学家已初步找到人一生要受一百多个“生物钟”支配。医学家已发现人脑中的生物钟是一串分散存在的神经细胞。这些细胞是“内生的自控的领导者”,它向大脑其它部分输送信息。
人的工作精力变化的规律是怎样形成的,还有待于从科学上进行准确分析。
我们探讨人的工作精力变化规律,就是要研究怎样利用人的精力旺盛时间,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使生产和管理工作能取得较大的成绩和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使人的精力处于低潮期,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也可预防和避免出现问题。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行为管理。“人”是决定生产和管理效率的关键因素。现代科学管理包括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认真研究人的精力变化规律能够逐步找到人的工作精力变化的科学公式,准确描绘出人的精力变化曲线。要按着人们精力变化的节律,建立科学的合理的劳动制度、轮换制度、休息制度以及相应的思想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并创造使人保持旺盛精力的客观条件,针对人们的精力变化加强行为指导,使人们的旺盛精力得到相对的延长。有的企业把星期六和星期一定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日,很有实际意义。不断调节人们的精力节律,进行共产主义劳动态度的教育,可使人们的旺盛精力在劳动中得到充分发挥。现代管理必须充分重视人的研究。现在我们对人还没有完全认识,谈不上科学见解,还停留在统计研究阶段,还急需有个新的突破。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要科学化,必须把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摸透,要针对人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节律科学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以便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因素,去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