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名园今朝为民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4-16
第8版()
专栏:答读者问

名园今朝为民开
北京园林局公园处 傅珊仪
问:听说静心斋要正式开放,您能介绍一下这座名园的情况吗?
答:静心斋是北海公园北岸的一座园中园,又名“乾隆小花园”,它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内设有乾隆书房,相传为清代皇太子读书学习之处。慈禧太后也在这里避过暑。后来袁世凯全家居住在这里。解放后,中国的最后一个皇帝溥仪曾在院内办公,回忆整理他前半生的历程。二百多年来,这座名园从没对外开放过。
这座精美的小园林面积不大,约4,700平方米,但结构严谨,参差多变,园内各种园林建筑,亭、台、楼、阁、廊、桥、榭等因景而设,意境深远。整个小园由中间一道溪河横隔成前后二院,前院的主要建筑镜清斋三间厅堂,明快清幽,是游憩活动的中心。东向隔成一个小院,院中一池清水,水击岸石,回萦有声,犹若奏琴。池中散植几丛睡莲,滨岸有“韵琴斋”小室一间,取其观景听声之意。小池北岸为抱素书屋,是原来乾隆皇帝看书写字的书房,整个小院,清幽雅静,正是攻读养性的肃寂景区。
后院造景以山石为主景,一脉假山分二股自西向东蜿蜒而下,山间原有一溪小泉沿壑而流,沟峦起伏,更显得山高水深,气势雄伟。假山后面曲折的爬山游廊,在形如朵朵彩云的山峦障隔下,若隐若现,使人有如入仙境的幻觉。小园西南部山峦上,因高设台,台上建“枕峦亭”,入亭小坐可饱览全园景色。山下有洞,顺山洞北上,可达“叠翠楼”,登楼远眺,北海的琼岛和景山顶上的万春亭隔着碧波荡漾的湖面及层层苍翠的树林,遥遥在望。园中部的溪河上有曲桥和玉带桥连接南北,中间有“沁泉廊”跨湖背山,格外轩敞。过玉带桥,进爬山游廊,有“罨画轩”,历来是陈列画幅的画室。
1981年国务院将静心斋交给园林部门整理开放,经过修缮布置,参照原来皇室宫廷布局,陈列了许多明、清的皇宫珍品,有明代名画家仇英的画,乾隆皇帝的龙床,慈禧太后御笔画的牡丹,及明、清家具和部分盆景、花卉,供参观游览。美中不足之处是作为静心斋一部分的一个小院,至今居住着六户家属,不得不用砖石砌死通向小院的石桥,走廊,破坏了静心斋完整的园林格局。这座从未开放过的园中园在4月份正式接待游人,由于园小景巧、回廊萦曲,需要精心维护,所以每天容纳游客有限,同时收费也较高,还请游客们谅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