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这又是谁给的“权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4-17
第5版()
专栏:

这又是谁给的“权力”?
看了2月27日你报第五版刊登的读者来信《谁给他们这样的“权力”?》以及交通部副部长的批注,不禁大声叫好。对国务院部一级的领导同志认真对待群众呼声、为民伸张正气的精神,十分感佩。其实,象那种滥用职权,搞“关系户”,为所欲为,违背原则的事,何止江苏一地有,就是在北京也同样存在。我犹豫再三,不想再写,怕写了也解决不了问题。但又想到纠正不正之风,人人有责,还是再写一次。
我经常乘坐宣武门至二七厂的309路公共汽车。在两端始发站,我天天看到有不用排队就上了车的
“优等乘客”。据说有一位大干部是北京市交通局的,有两位汽车修理厂的干部,还有司机、售票员的三亲六故等(如果认真追查,他们是否买了票也很难说)。“优先”坐车的有时有六七人。不管大风大雨,人们都排成长龙等车,就连抱小孩的,甚至拄拐棍的残废者也不例外。但他们的“关系户”却可“捷足先登”,坐得舒舒服服。有极个别的还可以愿在哪里下车,车就停在哪里。难怪常常听到人们发出不满的议论。
有一次,我曾看到一位抱小孩的男同志在宣武门发车站想提前上车,因为得不到司售人员的许可,他只好抱着孩子追车跑。为此,我深抱不平,给《北京晚报》写了一封信,提出是否可以在停车场打开车门,让老弱病残者先上,或乘客随到随上,避免人多拥挤,造成混乱。但得到的答复是:停车场如同工厂、车间一样,不许随便乱去。可司售人员的“关系户”怎么能去而且先上车呢?答复矢口否认。回信还颇有讥讽之词,真叫人不解。我很想问一问:如果连坐车都讲“关系户”,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还谈得上吗?转变不良的社会风气还有希望吗?北京 张凤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