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发展中国家与“集体自力更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4-17
第7版()
专栏:

发展中国家与“集体自力更生”
徐宝康
“集体自力更生”,是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主权、立足于本国自力更生、加强合作互相支援、发展民族经济、壮大共同力量的战略思想。早在七十年代初期不结盟国家会议就提出了这个响亮口号。1979年“77国集团”会议和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进一步把“集体自力更生”作为纲领和政策指导原则公布于世。最近在新德里举行的南南会议上,各国代表一致认为应通过南南合作促进单独的和集体的自力更生,以加强同工业化国家的谈判力量。
近几年来,发展中国家积极推进“集体自力更生”,冲破重重困难,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合作,是“集体自力更生”共同发展战略的关键因素。到现在为止,发展中国家已建立起20多个不同类型的区域或半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它们通过取消关税壁垒,实行贸易互惠等办法,大大促进了相互贸易。1979年发展中国家相互贸易额已达1,030亿美元。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区域贸易,在原料、能源和制成品上其贸易增长速度高于同发达国家贸易的增长速度。尤其是制成品的出口,在1976年至1979年期间,国际贸易增长近6倍。东盟国家之间的特惠贸易商品已从1977年的71项发展到8,529项,贸易总额也由十年前的23亿美元增加到目前的100亿美元。1980年安第斯条约组织5个成员国间的贸易额约达14亿美元。1978年至1980年间该地区贸易年平均增长指数为36.8%,超过安第斯条约组织成立以来历年的增长水平。
发展中国家在货币金融上的合作,是促进“集体自力更生”的重要方面之一。它不仅成立了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开发银行,而且有47个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参加了5个次区域性信贷协定。1977年东盟各成员国中央银行或金融管理局提出一项1亿美元资金的融通安排,以解决成员国资金周转的暂时困难。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建立了长期金额将达5亿美元的补偿和发展基金,西非另一个经济共同体——西非经济共同体也建立起金额为50亿西非法郎的借款互助保证基金。
为不断提高第三世界中最穷国家的经济实力,一些发展中国家不断地向他们提供财政援助。以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为例,1977年的这一援助额已达19.09亿美元,其中14.05亿美元以优惠条件给予人平均年收入不到400美元的国家。目前,阿拉伯国家的援助总额已不下200亿美元,给非阿拉伯国家的财政援助约占二分之一。
在建设合营企业方面也揭示了“集体自力更生”的广阔前景。多哥、加纳和象牙海岸联合在多哥兴建的年产120万吨的西非水泥厂,投产后可满足三国的需要。塞内加尔河组织成员国在该河出海口附近兴建了迪亚马水坝。在南美洲第二大河拉普拉塔河,巴西和巴拉圭、阿根廷和巴拉圭以及阿根廷和乌拉圭分别联合兴建了水电站。
发展中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合作范围正在显著地扩大。在加强原有的技术、管理、教育和科研专业化机构的基础上,亚洲、北非、加勒比等区域的研制和转让技术的区域中心正在开展活动。
发展中国家在积极推进“集体自力更生”的过程中,引人注目的是不少国家的大型公司正在积极地开展跨国经营活动。巴西的公司同意帮助秘鲁开发铜矿和帮助哥伦比亚开采煤矿。印度机械与机床等公司正在帮助阿尔及利亚发展机床工业,为伊朗提高生产制造清洁剂能力,在利比亚建设钢厂。由埃及、伊朗、黎巴嫩、沙特阿拉伯和苏丹等国联合投资兴建的特里亚德公司已在印度尼西亚建造油轮,在巴西经营养牛。目前发展中国家的这些公司最大的突破,是在热带农业、水产养殖、纺织品、农村建设和住房建筑等方面。就其发展前景来说,不少发展中国家认为,这些公司的跨国经营活动对于发展中国家积聚力量,缩小相互间结构上的不平衡将起积极作用,而且还可以为打破少数大国的政治霸权和经济霸权创造有利条件。
面临着世界经济衰退、西方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等因素,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地采取联合行动来保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集体自力更生”取得的进展,有利于促进南北谈判,争取建立新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