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怎样对待孩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4-18
第3版()
专栏:

怎样对待孩子
林默涵
鲁迅先生在《伪自由书》前记中,说了这么一件事:听说《申报·自由谈》编者黎烈文先生因为忙于编辑事务,连妻子的临蓐也无暇照管,她在医院里死了,留下一个婴儿,黎烈文先生每天让婴儿看看遗照,使孩子知道曾有这样一个孕育了自己的母亲。鲁迅先生对此不以为然,他说:“(我)拿起笔,想做一篇反对的文章,因为我向来的意见,是以为倘有慈母,或是幸福,然若生而失母,却也并非完全的不幸,他也许倒成为更加勇猛,更无挂碍的男儿的。”
可惜鲁迅先生没有做成这篇文章,然而他的意思是很明白的,并且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确实,古今中外,由于少失怙恃,靠自己努力奋斗,因而锻炼得很坚强,成为大有作为的人,这样的例子是很不少的。比如,著名的英国文学家狄更斯,就从小失去了父母的爱抚。再如,我们的彭老总也是早岁丧母(见《彭德怀自述》),贫穷的生活,艰难的遭遇,把他锻铸成钢,使他走上革命的道路,不但终于成为一个杰出的无产阶级军事家,而且成为一个毕生正直不阿的真正的革命者,——这是最重要的。
当然,这不是说,个个孩子都应该生下来失去父母才好,而是说,做父母的应该正确地对待孩子。父母的责任是哺育孩子健康成长,教给他们必要的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品性和习惯,使他们逐渐能够自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不关心孩子不对,虐待孩子是犯罪行为;反过来,溺爱孩子也是没有好处的。有些父母一味地惯纵孩子,对子女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要怎样就怎样。这样的孩子在家里是个
“小霸王”,长大了到社会上去,却往往意志脆弱,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经不起一点点风吹雨打;要末则容易被坏人诱骗,跟着去干坏事。这样的例子也是不少的。
现在我们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父母对独生子女特别喜爱,这是很自然的。但必须注意:决不可形成溺爱。要从小培养孩子有自立精神,不事事依赖父母。否则,就很可能与初衷相悖,“爱之反而害之”。一位儿童教育家说:不要使孩子过分地依恋父母,那样是没有好处的。这话很有道理。
居里夫人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她对孩子的教育是很严格的。她鼓励孩子们大胆、坚强,但不轻率、鲁莽。她的女儿十一、二岁就单独出门旅行了。她喜欢女儿们衣着朴素,不愿意她们服饰华丽,涂脂画眉。她不希望女儿过奢侈生活,有几次机会本可以给孩子们积蓄一大笔财产,然而她不肯那样做;她想的是:孩子将来必须自谋生活。居里夫人这样教育孩子的做法,才是我们的榜样。我们有些同志不是教孩子们艰苦奋斗,自食其力,而是一心要为儿女们甚至孙子们安排好舒适的生活,让他们可以一辈子享福,这实在是很错误的。如果居里夫人的父母也是这样替她打算,而她又乐于接受这种安排的话,恐怕什九是不会造就出这样一个造福人类的科学家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